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财经要闻 > 快评:疫苗事件之后,如何重建信心?-疫苗最新事件

快评:疫苗事件之后,如何重建信心?-疫苗最新事件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7月23日李克强总理做出指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要求国务院立刻派出调查组,对所有疫苗生产、销售等全流程全链条进行彻查。

在由全面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当前我国的医疗与医药体系逐步转型为市场经济中的特殊领域,医院由全部公办逐步转型为公办、民办皆有,药企由全是国有企业转型为国企、民企皆有(其中不少国企通过改制、吸纳民资转变成了民企)。虽然过去的计划经济失于僵硬,但纯粹的市场经济绝非某些经济学家凭空想象得那样生动活泼还具备自净功能。亚当·斯密在撰写《国富论》之前很多年,先撰写了《道德情操论》,指出“良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有利己本性的人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自私、建构自然的美德,整个社会应该建立正义的规范”,就是告诉人们“市场行为需要监管、个人欲望需要控制”。

政府,作为人民大众的委托代理人,监管市场、督导社会,是其组织存在的根本依据与履职尽能的基本所在,廉政自律、科学治理,是其组织拥有威信、机构保持活力、顺利履行职责、实现高质效能的基本路径。

疫苗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揭示,政府需要实施更为严格的食药监管,例如对食药企业抽检要“高频次度+高抽样率”、对违规企业进行高强度处罚(处超重罚金+吊销执照)、对经营者与所有者高压处置(民事+刑事处罚并举)、对食药品的“产、销、运、用”进行全流程标识编码的数据监控(因为食品药品在生产、上市、流通、存储、销售的所有环节中都有可能被污染或失效变质)等等。同时,政府还要推动更为有效的城乡医疗保障,解决大病与重病的兜底保护,加强对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的人道主义关怀,推动针对因病致贫家庭的精准扶贫项目,就会为民众健康筑起最后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防线。

简而言之,社会、市场、政府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自我与他人的健康的保护神。从自我做起,每一个社会成员、企业员工、政府人员都自觉地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市场责任、政府责任,万众一心,聚沙成塔,形成三元主体之间的协同系统治理、追求合作共赢,共同建构一个集三元于一体、集“制度建设、政策执行、监督管理、科学研发、安全生产、全民监察”诸多方面行动协同的公共健康与医疗医保系统。(作者为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