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财经要闻 > 金鹿财行“兑付危机”带来的警示-金鹿财行

金鹿财行“兑付危机”带来的警示-金鹿财行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P2P危局再次发酵。此前被新华社“点名”的金鹿财行爆发“兑付危机”的消息再次引爆媒体圈。

3月31日,逾300名投资人聚集在金鹿总部要求兑付,起因是部份投资人于25日到期兑付的资金逾期至31日仍未兑付。

在金鹿随后发布的官方公告中,金鹿承认“因媒体的负面新闻而导致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资金缺口超3亿元,兑付延期2~3月。而在此之前,金鹿财行曾被媒体曝出“自担保”、“庞氏骗局”造假作弊案,其母公司快鹿集团也因《叶问3》票房造假、重复募资而身陷质疑的漩涡。

自年初的泛亚集团、鑫琦资产、鑫利源、惠卡世纪等问题平台的不断曝光,2016年被业内认为是P2P行业的死亡年,越来越多的问题平台浮出水面。

E租宝推倒的多米诺效应

2015年底,一年之内疯狂吸金730亿元的E租宝被曝“庞氏骗局”,靠疯狂的线下推广、猛砸广告建立起虚假繁荣的“金融帝国”轰然倒塌。紧接着,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监管力度加强,E租宝推倒了行业的多米诺骨牌,跑路、倒闭等P2P平台恶性事件逾演逾烈。

12月22日,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在经营活动中涉嫌违法犯罪问题被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20多个省份的22万投资者的430亿元资金难以讨回。

12月23日,与e租宝如出一辙的大大集团被媒体报道因涉嫌“非法集资”四名高管被羁押,涉案金额40亿元左右,大大集团随后发布公告称,接受上海经侦调查取证,停止一切客户兑付工作。

2016年新年刚过,鑫琦资产、鑫利源、惠卡世纪等一大波问题平台更是将P2P推向了风口浪尖,“P2P平台加剧死亡”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仅1月的25天内,有97家问题平台被曝光,平均每天都有3~4家问题死掉。”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据第一网贷刚刚发布的《2016年3月末中国P2P网贷指风险指数快报》显示,2016年3月份,新发生P2P网贷风险预警平台194家,失联跑路等情况的问题平台(特别风险预警平台)82家;截止3月末,中国P2P网贷风险预警系统的风险池预警平台3329家,占全国P2P网贷平台5326家的62.50%;其中新发生停止经营、提现困难、总计1824家,占全国P2P网贷平台的34.25%。

问题的集中爆发,只是归于监管政策的收紧吗?“政策只是一方面,还是P2P行业自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集中爆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P2P平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新华社的“点名”报道中,金鹿财行为规避监管风险,在合同中除投资者和金鹿财行外,还引入第三方“上海毓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债权持有者。而事实上,上海毓点与金鹿的关系千丝万缕。

一位金鹿的业务员在采访中表示,“说白了,我们和毓点就是一家的,它是我们的全资子公司。真要出事了,我们两家也是连在一起的。”显而易见地是,金鹿财行实为自我担保。

业内人士分析称,上海毓点持有的债券真实性存疑,不清楚是否存在多次转让;同时,交易中可能存在赚取多重利差乃至利用交易形成资金杠杆的可能,一旦发生资金断裂,资金风险相较于正常的P2P资金风险将成几何级扩大。

而在媒体的报道中,金鹿财行的母公司快鹿集团也因《叶问3》的相关产品而倍受“通过旗下十几家关联投资公司进行重复融资”的质疑。

自融、自担保是悬在P2P平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E租宝、大大集团事件被曝出后,自融、自担保无一例外地成为问题显现的根源。

e租宝截至事发前的成交规模为729亿,其中借款金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4家,关联公司钰诚融资租赁借款2.04亿元。同时第一大借款人华夏正东国际艺术中心有限公司的借款项目的担保公司也是钰诚融资租赁。

查看大大集团旗下大大宝的产品,多个项目的债权转让人是申彤集团旗下的迎智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大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涉嫌自融。

北京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陈云峰律师表示,自融和自担保是风险高发地带,很多跑路平台都涉嫌自担保,他们主要通过发虚假标或编造虚假投资项目将募集来的资金用于关联企业经营、投资于其它高风险高利润利业。若企业经营不善或高风险投资一旦失败,最后往往导资资金链断裂,不能赔付承诺给投资者的本金及利息,这些行业通常已经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

90%的网贷平台或面临淘汰

“金鹿财行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接下来将会有更多违规平台自食‘自融、自担保’所酿的恶果。”上述市场人士分析道。“正这些企业缺乏他律及自律,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一个新兴事物或者行业在发展初期会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甚至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加上行业显性门槛不高以及监管的缺失,部分平台把P2P这水越趟越混。”面对行业乱象,91金融吴文雄曾经对媒体表示。

在3月26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P2P行业的节目中指出,P2P其实不是坏东西,出问题的其实也不是P2P。是因为有些人打着P2P的旗号,干了不法的勾当,才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

一位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士表示,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要从自律角度出发,坚决不设资金池,标的物严格对应相应的借款,积极的响应《意见》稿中关于平台信息披露和银行资金存管的硬标准,只有做到自律与监管相结合,净化网贷平台,才能为P2P正名,才能化解投资人对P2P的误解,真正的服务大众,普惠大众。

“从近期问题平台被曝光的频率来看,P2P行业洗牌正在加速,违规的问题会被逐渐清出市场,未来几年或将有90%的网贷平台倒闭,P2P平台的数量会在5年内收缩到200家以内。”上述市场人士表示。

同时,他表示,“虽然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在不断加强,但是总体来说,国家对P2P还是持鼓励态度的,P2P平台的数量或许会减少但不会完全消失,合规的平台终将走到最后,‘剩’者为王。”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