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财经要闻 > 上市公司价值观察:西安银行IPO优劣几何-西安银行

上市公司价值观察:西安银行IPO优劣几何-西安银行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金融界网站讯 2016年,银行IPO在沉寂六年之后开闸,总共有9家银行上市,包括4家城商行及5家农商行发行。随着监管层日前表态,将推动城商行的上市进程,令这些中小银行股集体躁动,张家港行(002839,买入)更是连续拉出6个涨停。

当前共有13家银行排队上市。1月6日,西安银行成为2017年首家披露IPO招股书的银行。招股书显示,西安银行拟于上交所上市,发行不超过13.33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为53.33亿股;发行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外资增持成第一大股东

西安银行前身是西安市城市合作银行,2010年更名为西安银行。早在2年前,西安银行就开始谋划上市。2015年11月6日,西安银行发布了董事会关于召开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其中会议审议事项一栏中《关于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议案》赫然在列,这也是西安银行首次公开透露上市计划。

在西安银行宣布准备IPO之前,其刚刚完成了10亿股30亿元的增资扩股。根据增资方案,原股东加拿大丰业银行、西安投资控股将分别增持2.30亿股、1.45亿股,加上此前持有的股份,两者将分别持有西安银行8亿股、5.8亿股,分别占该行总股本的19.99%、14.5%;中国烟草总公司陕西省分公司作为新股东入股该行6亿股,占该行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15%。经过此次增资扩股,该行股东结构发生变化,加拿大丰业银行取代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7年1月6日,加拿大丰业银行、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西安投资控股分别位列西安银行的第一、二、三大股东。

上市公司价值观察:西安银行IPO优劣几何

第一大股东加拿大丰业银行早在2003年就出现在西安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名单。当时,为面对WTO对金融业带来的竞争新格局,西安银行引入加拿大丰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西部地区第一家引进外资的城市商业银行,也是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继上海银行(601229,买入)和南京银行(601009,买入)后第三家引进外资的城市商业银行。

对此,民生银行(600016,买入)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因为我国在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这里边就包括了引进民间股东和外国投资者。他分析,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的主要区别是:战略投资者大体上来自本行业,通过引进以后,不仅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也有助于把战略投资者的先进经验技术,引进到被投资对象,从而实现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银行业在进行股改的过程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可以引进民间资本也可以引进外国银行,来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的投资。

外国战略投资者进入投资以后,也会在董事会有专门的董事,对于公司治理的完善、重大投资的决策、风险决策等,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更主要的是通过引入国外先进同业,也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产品服务、系统,以此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整个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此外,西安银行2015年6月16日还发行了20亿元10年期固定利率二级资本债券。如此算下来,西安银行已经完成了50亿元的资本补充。通过增资扩股完成资本补充后,尽管西安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得以缓解,但由于其分行数量已经由2014年底的3家分行增至现在的5家,还有3家分行也已获批筹建,因此,区域和资产扩展也导致资本补充需求的激增。

不良连年双升 盈利性下滑

随着近年来的高速扩张,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连年攀升。2013年不良贷款率为0.65%,2014年这一数字为0.79%,2015年不良贷款率为1.18%。截至2016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为1.39%,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与之对应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85.19%、318.58%、223.31%和200.11%,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银行业务在地域分布、个别行业分布以及单一借款人方面非常集中,这也为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埋下一定隐忧。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该行在榆林地区不良贷款余额4.94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余额的39.67%,主要为煤炭、钢铁行业贷款。该行解释称:受宏观经济波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民间借贷风险暴露等诸多因素影响,榆林市部分企业和个人出现逃避金融债务的情况,金融机构普遍面临不良贷款增多的严峻情况。

目前,西安银行主要业务和运营仍集中在西安地区及周边地区,且绝大多数分之机构分布在这些地区。截至2013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6月30日,该行投放于西安地区的贷款和垫款分别为555.42亿元、643.58亿元、764.05亿元和764.06亿元,占该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0.12%、89.03%、89.05%和85.49%;该行位于西安地区的分支机构吸收存款分别为989.91亿元、1088.36亿元、1179.00亿元和1144.11亿元,占该行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6.48%、97.20%、96.87%和94.22%。

另外,西安银行最大十家单一客户发放贷款和垫款合计为84.10亿元,占全部垫款和贷款总额的9.41%,占资本净额的46.21%。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指标在各报告期期末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2015年年末、2014年年末、2013年年末,西安银行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分别为7.90%、5.68%、5.51%、5.96%。

上市公司价值观察:西安银行IPO优劣几何

西安银行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业务占比也较高。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67.97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7.61%。从平台公司类型来看,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主要分布在城市建设、开发园区建设、土地储备、交通运输等领域。目前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全部为正常类贷款。但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各项税费和土地出让收入,因此,经济周期的波动也可能间接对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上市前夕股权遭抛售

西安银行面临着城商行整体的苦恼。近几年来城商行迅猛发展,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压力待考。城商行的贷款对象以小微企业居多,而小微企业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较差。在中小企业盈利下滑、资金面临困局的情况下,城商行面临的业绩下滑、坏账上升风险也比较高。

更让人不解的是,甚至在明确上市前,西安银行股权还频遭挂牌转让且一度没有成交。2014年9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向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转让西安银行6.3亿股股份,占当时发行总股本的21%,这笔交易已于2016年3月份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不过,信达资产出清西安银行股权还有一个尾巴。根据重庆联交所公告,中经信投资有限公司转让公开挂牌出售西安银行2.52%的股份,至今未果。这已是该司第三次挂牌西安银行股份,但近两年半已过,仍未成交。近两年非上市银行的股权交易也颇为冷淡,仅2015年一年,已有包括平顶山银行、河北银行、宁夏银行等近30家城商行股东发布股权转让公告。从2012年5月到7月间,先后有南昌银行7652.6万股股权转让、北京农商行8.5万股和580余万股股权转让、徽商银行约4亿股股权转让,但3家银行挂牌转让信息至今将近5年,仍无人“接盘”。

笔者认为,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对于地域色彩强烈且同质化明显的地方银行来说,很容易受到经济低迷以及激烈市场的竞争影响而导致利润出现下滑,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投资人的投资热情。此外,随着政策放开、注册制的推进,谋求IPO的中小银行会更多。(金融界网站研究员 王爽)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