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财经要闻 > 你们不致富 我们不回家--南充市农牧业局帮扶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纪实-南充市商业银行

你们不致富 我们不回家--南充市农牧业局帮扶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纪实-南充市商业银行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最新资讯《你们不致富 我们不回家--南充市农牧业局帮扶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纪实-南充市商业银行》主要内容是南充市商业银行,南充市农牧业局局长向贵瑜在险岩村参加村民脱贫座谈会四川新闻网南充1月26日讯(记者 邓成满 摄影报道)在朱德故里、革命老区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因其山高坡陡,交通、生产条件相对滞后,全村268户1066人中,贫困人口占72户236人,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你们不致富 我们不回家--南充市农牧业局帮扶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纪实

南充市农牧业局局长向贵瑜在险岩村参加村民脱贫座谈会

四川新闻网南充1月26日讯(记者 邓成满 摄影报道)在朱德故里、革命老区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因其山高坡陡,交通、生产条件相对滞后,全村268户1066人中,贫困人口占72户236人,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5年8月,南充市农牧业局两名副县级干部和4名研究生组成帮扶工作组,前往险岩村驻扎。在乡亲们期盼的目光中,帮扶组成员庄严承诺:你们不致富,我们不回家!

日前,四川新闻网记者前往险岩村,了解到5个多月来,险岩村人在脱贫致富路上,已经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西部第一的香菇工厂

“精准扶贫就要选准路子。作为帮扶干部,引进产业的最终目的就是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南充市农牧业局局长向贵瑜说。

2015年8月初,根据中共南充市委、市政府安排,南充市农牧业局帮扶组进驻险岩村。在这个客家人聚居的小村落里,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村民占比接近4成。“他们想致富,但无胆量、无门路、无技术、无资金、无市场,青壮年只得远走他乡打工谋生,留下老弱病残在家艰辛度日。向贵瑜介绍,“通过前期摸底调查及多方考察调研,我局帮扶组成员和当地村民一起,共同制订出险岩产业发展方向,这就是食用菌种植、蛋鸭养殖及有机蔬菜三大特色产业,同时规划了‘生产、贮藏、加工、营销’上下游产业链条。”

2016年1月22日,在凛冽的寒风中,四川新闻网记者前往险岩村香菇产业园。一路上不时看见衣着光鲜的“城里人”,手上的袋子里装着新鲜香菇,不远处的小山坳内,偌大的两个大棚出现在眼前。同行的南充市农牧业局党组成员、总兽医师陈俊介绍,香菇园一期占地面积60亩,先期入驻的10家种植户已在20天前开始售卖香菇,户均总收入超过2万元。

在已经建成的塑料大棚一侧,是两处紧张施工的工地。陈俊介绍,一处工地为香菇园二期,另一处则是菌袋培育厂和香菇深加工厂。

来自绵阳的王前廷从事香菇种植已30多年,目前在险岩村香菇园作技术指导。“为种香菇我到过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我见到的基础设施最好、技术最先进的专业香菇种植园。它突破香菇旧有的按季节生产模式,实现了全天候、工厂化生产。”他说,“这也是目前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香菇种植园。”

陈俊介绍,香菇二期在2月底就将建成并投入使用,蛋鸭养殖及有机蔬菜也引进了业主并成立了专合社,各项工作将在春节后有序推进。

你们不致富 我们不回家--南充市农牧业局帮扶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纪实

李海平(左三)说,卖了香菇讨媳妇。

卖了香菇讨老婆

22日下午3时,张海平和母亲朱秀琼顾不上吃午饭,在香菇架前忙碌着。随行的村干部介绍,最近十年来,张海平祖父母和父亲从生病住院到近世安葬,将家中积蓄全部掏空,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海平今年已经三十出头了,还没成家,连女朋友都没有谈上。”母亲朱秀琼说出这句话时,眼神里满是凄楚。

对此张海平显得比较坦然:“家里穷啊,个人问题成了老大难。先前也出去打工,因为没技术挣不了钱。不过现在还好,找到了致富的门路,经济条件好了,结婚成家也会容易了!”

村民张守方今年59岁,3个儿子中的2个都有残疾,是当地最有名的贫困户,也是种植香菇最积极的人。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菌袋的成本是2.6元,可产香菇0.75公斤。以每公斤8元计算,一个菌袋收入在6元左右,除去成本,一个菌袋纯收入3元。一个大棚一次性种植1万个菌袋,一季可收入3万元,一年种四季纯收入12万元。“按照这个速度,脱贫致富就是这两年的事。”张守方和妻子很是乐观。

当天受访的另一位香菇种植户张飞虎的情况与张海平、张守方有所不同,他不是贫困户。“我今年37岁,长期在太原承包装修工程,收入也还过得去。“张飞虎说,”听到家乡在发展香菇,我和妻子就回来了。我一是看好这个产业,二是回家到可以照顾好老人和小孩。”

同行的村干部介绍,根据规划,险岩村将会让家家户户都有致富产业。“如香菇园将有40家种植户,其中贫困户只占4成。”

按下指印为村民担保

在为期三天的实地采访中,四川新闻网深切感受到险岩村的变化,以及村民们对帮扶组的称道。“我们好多家人的银行贷款,都是陈组长他们拿城里房子做的抵押。“张守方说。

向贵瑜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对于险岩村的精准扶贫,南充市委主要领导曾多次指示,要求“可复制、可推广、不摆摊子。”因此在制定相关发展规划之前,就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该农民干的事一定要由农民自己干,该农民出的钱一定要由农民自己出。针对村民怕投资后亏本的担忧,帮扶组6名同志向局党组立下“军令状”,并向全体村民签订承诺书:“你们不致富,我们不回家”“村民发展产业亏了钱,我们卖城里的房子帮忙还贷款!”

村民们的胆子最后倒是放开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最先发展香菇的10户村民中,有7户没有担保物,也找不到担保人,银行贷款一时办不了。

怎么办?陈俊回忆,在了解到情况之后,他和帮扶组其他5名同志商量,大家都表示愿意站出来为村民们担保。“可我们只有6个人,还差一户咋办?”就在大家挠头思考的时候,前来检查工作的向贵瑜袖子一挽:“我也来担一个保!”就这样,每户15万元的贷款办了下来,香菇园第一期按时投产!

目前,驻险岩村帮扶组通过大量工作,在金融单位和农户之间搭建起合作的桥梁。南充市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南充市商业银行和仪陇县惠民村镇银行等,可为每户农户提供贷款10万元至40万元,用于发展产业。

你们不致富 我们不回家--南充市农牧业局帮扶仪陇县马鞍镇险岩村纪实

帮扶险岩村的研究生团队(左起李卓昭、曾凡凤、刘晓丹、杜勇)

“舍小我为大家”的硕士生们

向贵瑜说,在选拔驻村干部时,务必要找到那些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人去带领农民抓产业,让他们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在派驻险岩的帮扶组中,4名年青人都是硕士毕业的高学历涉农人才。

刘晓丹,四川农业大学硕士,驻险岩村第一书记。这是一名成都女子,也是一名三岁幼儿的母亲。“因为长时间住在农村,离南充至少3个小时车程,她接来娘家母亲带孩子。最近她父亲生病做手术,母亲只好带着外孙回成都。陈俊介绍说:“作为险岩村第一书记,她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走遍了全村每家每户,熟悉每一家的情况;在家的每位村民,她都能喊出名字,都能摆上龙门阵。”

李卓昭,四川农业大学硕士。2015年8月领受派驻险岩村任务时,他的婚礼刚刚举行。“至今都还没能耍到婚假。 他说:“只有请妻子理解了。

曾凡凤,浙江大学硕士。在接受下派任务时,曾凡凤刚好与相恋8年的男友定下婚期:2015年10月1日。“考虑到工作任务繁重,我说服男友和家人把婚期推迟到2016年国庆。”曾凡凤说,让她最为高兴的是,在得知自己为扶贫而推迟婚期一事之后,险岩村干部和村民们表示,届时将在村上为她补办一场!

杜勇,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刚从天全援建回来,带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转战到险岩村,在无法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父母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同事们玩笑道:“你这么老是不着家,小心儿子不认识你了。”他也笑着回答:“虽然错过了孩子成长的精彩瞬间,但是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