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财经要闻 > 你所认为的外资银行,都没你想的那么高大上,其实......-外资银行排名

你所认为的外资银行,都没你想的那么高大上,其实......-外资银行排名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掐指一算,外资银行入华已有十年。经历初期的高飞猛进以及“黄金十年”后,外资行走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业绩下滑,渣打甚至迎来首次年度亏损。

渣打、汇丰、花旗、德银,这些当年纷纷抢滩中国内地、在中国遍地开花的外资银行,极不情愿地祭出了2015年度业绩报告,同时也开始勒紧腰带过日子。

告别“黄金十年”,外资银行将何去何从?来看看法国兴业银行王一帆先生的精彩分享,为你全面解析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来龙去脉。

你所认为的外资银行,都没你想的那么高大上,其实......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外资银行是指具有全球性的业务、总部不在国内的银行,大家有可能耳熟能详的在国内的外资银行比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国银行。这些都是一些比较著名的银行,但是其实外资银行在中国真正的发展历史并不是近几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已经有一个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超过100年前,外资银行在中国已经开始运营了。真正追溯起来,可以追溯到将近160年前了,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外资银行是英国的丽如银行,英文名是Oriental Bank。这家银行其实是是东印度公司当时在中国上海成立的,目的是拓展英国殖民地在中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和殖民范围。当时它的形式其实是一个代表处的形式,虽然说是一个代表处,它所起的作用其实非常强大。它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印度、东南亚等亚洲地区发展它的业务,包括茶叶、丝绸和鸦片业务。所以,在那个时候,外资银行在中国成立的目的可以说是非常单纯,也是非常邪恶的,就是为了掠夺亚洲人民的血汗和劳动。在新中国成立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地位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外资银行在新中国成立后所能经营的业务受到中国政府的严格监管,所有的业务都必须要和中国政府进行报备,如果得不到批准,就不能进行,当时在中国的大部分外资银行的业务都停止了。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外资银行并没有做过多的业务,中国的金融机构得以发展,首当其冲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这是中国人自己成立的央行机构,后来国务院批准设立更多的银行,我们耳熟能详的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这些银行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慢慢发展起来的。

2008年,是外资银行发展比较重要的一个节点,外资银行被中国银监会批准可以在中国设立全资的法人银行,这说明了外资银行可以不单单以分行的形式的存在,还可以以法人的形式存在。成立法人银行标志着外资金融机构真正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从2008年到2012年底,一共有42家法人银行在中国成立了,42家法人银行下属有275个附属的金融分支行机构,同时还有95家外国银行的分行。

二、外资银行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根据2014年的数据,外资银行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是倒数第二,只有1.62%,这是根据外资银行总体的资产排名的。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了总体的61.8%,中资银行其实是非常强大的,外资银行基本在国内市场上不太看的见。从2003年到2014年,外资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这个数据并不能说明外资银行并没有什么优势,从绝对值来看,其实外资银行每年的增长量还是非常大的,但问题在于中资银行更加厉害。从2007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中资银行的发展势头是非常迅猛的,因为全世界都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趁着其他国家都不行的时候弯道超车,所以说中资银行在这个时候的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外资银行在全球的网络分布、地域分布非常广,中资银行的地域分布却远不如此。

三、外资银行面临的挑战

1)监管层面。很多国际化的银行被美国政府在监管审查上面罚了很多钱,首当其冲的是法国巴黎银行90亿美元的罚款,第二是汇丰银行,被罚三次。不单单是外国银行,美国人自己的银行也被美国政府罚款,比如花旗银行。监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外资机构经常会说受到非本土化的待遇,也是因为这些金融机构会对本地的文化和监管水土不服。这其实是外资银行在国内面临最大的挑战。

2)运营层面。第一个是法律,第二个是风险管理;外资银行对当地的整体环境不熟悉,消息不灵通。外资银行在国内对于法律环境适应能力和风险管理的整体把控能力与国内的中资银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3)市场层面。市场是人为可以把控的,也就是说通过人为的努力是可以弥补的。

四、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中国发展战略

1)人员本地化。不管从文化上、语言上、沟通效率上,本地人员比起外国人有更多的优势。

2)网络国际化。要更好的使用外资银行在国外的网络。在国内外资银行的网络非常有限,但在国外的网络非常大。

3)集中优势。要集中优势,包括客户优势,外资银行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集中优势主攻比较大型的、非常有潜力的客户,这些客户不单单在国内要有深厚的业务基础和实力,还要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发展计划,这些客户才是外资银行能够对接和服务的客户。

4)竞争差异化。外资银行在国内和中资银行竞争没有特别大的优势或者说完全处于劣势,所以一定要发挥自己现有的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在结构、治理、国际网络上的优势。

5)风控+合规。一定要把好这关,外资银行在国内很大的挑战是监管,这一块是除了业务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战略方向。

继同学们高涨的热情和积极的提问

小编在这里就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Q:外资银行资本从投资到大规模退出中国银行业的十年,给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四大行带来过怎样的影响?

A:这个问题可以从外资银行为什么要投资中国银行业讲起。很多外资银行在十多年前就想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外资银行没有设立法人机构,所以他们要做很多本土的业务必须要通过中资银行的帮助。他们也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想要在这个时候以低位进入中国市场,所以很多外资银行像花旗、汇丰等入股中国银行。外资大规模退出中资银行要从2008年金融危机说起,最先退出的是花旗银行,因为它本身的业务也不行了,所以它需要很强大的资金输入,除了美国政府之外,它要寻找一切可能动用的资源,包括对中资银行的投资,从投资初始到退出时已经翻了几倍了。在那个时候退出,既是它本身业务的需要,也是科学投资的需要。对中资银行来讲,外资银行带来的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它的入股带来技术。引进外资,引进市场和技术,这是中国发展初期的重要战略之一。外资银行投资后,其实给中资银行带来很多技术,包括风控技术、内部管理技术、系统开发技术、银行内部一整套的流程,带来了很多帮助;但是也不是说没有成本,中资银行的发展包括这些年在市场上赚的很大一部分利润都给外资银行分走了,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其实外资银行退出后,合作并没有真正停止。很多外资银行的高层都会在中资银行的顾问团里,给中资银行出谋划策。因此,在外资银行投资的这一段时间内,给中资银行带来很多好处;外资银行退出后,其实中资银行已经学到不少经验;所以对中资银行后面的发展,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Q: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的薪水为和差很多?

A:一般来说,基础入门的层面就是大学刚毕业的层面,相差并不会太大。外资银行的薪资构成是高工资+年底微薄的奖金,中资银行的薪资构成是稍低工资+年底丰厚的奖金,构成不一样,但绝对值相差并没有那么大。但是逐渐往上升,中层以下差别不大,中层以上就千差万别了。然而,相比相成的是,中资银行相对而言劳动强度和外资银行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有第一个准备是要锻炼好身体,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从同工同酬的角度来讲,外资银行的员工在承受更多压力和更多加班时间的基础上,多拿一点工资也是情有可原的。

Q:本人大三,是学经济学的,想去外资的投资银行工作,需要做什么准备?如何应聘?

A:第一、锻炼好身体,因为投资银行的工作强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原来在最早的时候,很多投行的员工下班时间都在10点以后,加班是家常便饭,做项目的话还经常需要出差。第二、做好心理准备,投行工作的压力非常大,有时候会遭遇很多不可预见的状况,所以说投行员工需要非常好的心理素质,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客户和老板都要能应对;不管什么样的任务都要能执行。所以,一定要做到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处乱不惊;能够迅速地转变角色,在不同的情况下能自由的切换。HR看简历的时间不会超过10秒,所以简历上一定要有亮点,不是学霸也要装做学霸。

Q:本人是MBA在职,金融方向,想跨行业转行,做银行后台风控等,请问要准备什么?

A:从银行后台的角度来讲,是有很多分工的,而且还要看是什么银行,到底是商业银行还是投资银行。从比较宏观的一个角度来看,因为这位同学已经是MBA,肯定不会从最基础的职位做起,至少从经理做起,一定要想一想自己现在做的行业和银行之间有没有交集。你应聘的职位能为银行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跨行业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如果能找到让招聘者眼前一亮的交集,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另外,就是在银行后台,更多的是需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所以我们能看到有一些企业职员报考到银行后台是因为他和银行后台相关的经验会有一些对接和交集。另外一个建议,就是在选择银行方面相对保守一些,不要一开始起点过高,因为越大型的机构分工越细,对职位本身原有的经验要求就会越高,所以可以一开始选择相对较小的机构,那么这些机构有可能对人员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会大于对经验的要求,对跨行业来说成功率会高一些。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理财资讯,如果你想知道现在什么理财最流行,请微信搜索“街角荟”,微信号“jiejiaohui_com”,关注它,你可以和许多理财大拿沟通交流!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