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财经要闻
曾几何时,你是否有过快递迟迟不到,打电话投诉收到的却是“快递中转站爆仓”的情况。“快递爆仓”,这个词在近几年越来越火。
“爆仓”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但物流产业的人力、基础设施等投入都赶不上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出现了部分供需失衡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目前柴油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运力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到货周期变长。
2012年“双11”网购促销大战落幕,淘宝网等电商销售额再创新高,其直接后果是,一场快递业大战随即展开。以往“双11”过后,激增的网购包裹往往带来快递配送难题。11月13和14日,快递行业迎高峰。各家快递公司做足准备,但是爆仓现象仍然很严重。多家快递公司此前都通过“急聘”等方式,加强人手储备。
“双11”当天,申通已完成600万快件,中通完成330万快件。物流与供应链专家黄刚表示,191亿元背后将产生8000多万快件,按照9大快递平均日处理300万件计算,预计3天能完成中转,但末端配送将延续到5-8天。据国家邮政部门统计,为应对“双11”,9大快递在原来15万多辆运输车辆的基础上新增2.95万辆运输车、20余万平方米分拣场地,以及6 .5万名揽收派送人员。初步估算,全国有超过80万快递人员应对“双11”。
在网购快递中份额最大、约占25%的申通快递,2011年日均运营快件超过200万件,2011年“双11”高峰单日最高处理包裹已达430万票。虽然2012年做足预算和估计,但“双11”单日750万票的数量却再次超过预期,几乎翻倍。
时隔几年,今年的情况又如何呢?
首先来说说今年“618电商大促”中的宠儿——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小彭。小彭幸运地抽中了“618快递大礼包”,包括HR赫莲娜绿宝瓶、vivo新品手机、618只红功夫小龙虾、480瓶矿泉水,等等。
这些商品横跨美妆、生鲜、母婴、快消等多个品类,来自几十个不同的商家,如果分别下单发货,小彭得陆续取上几十趟。但是这些商家全部使用了菜鸟仓服务,订单可以直接下到菜鸟仓库后台,并迅速派发给距离小彭最近的菜鸟南京仓库。南京仓库接单后,立即开始根据算法自动拣选、打包商品,仅用了40分钟就把超级大礼包送到了小彭手里。
“这就是电商大促对物流行业的提升磨砺,电子面单、智慧仓储、智慧路由分单等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已经让大促造成的爆仓成为过去时。”菜鸟“618”项目负责人周轩榕表示,“大促期间磨合出的配送能力,也让消费者日常的快递收发变得更加方便”。
6月19日早上6点,中通快递上海徐汇网点负责人方荣成就来到了快递站。“担心快递包裹来得太多,会不会积压。”方荣成一直守到9点多,发现包裹数量虽然比平日大增,但从接单到派送的流程还算平稳。“我2004年开始做快递,遇到大促,快递员真的要从清晨送到晚上10点多,站里恨不得一家子都上场。”方荣成回忆起那时的“爆仓”经历,把原因归结为“快递量太大,一天赶得上一个月”,同时也因为“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堵点太多”。
“那时候还是一张张手写面单,扫码的靶枪设备也没有普及,公司的系统也不完备,包裹到了分拨中心就是下不来,我们在站里干等,结果来的时候就是好几车一起来,一下就把站里给爆了。” 方荣成记得,直到2013年,阿里巴巴联合多家快递成立了菜鸟,信息化才成为了快递站的依仗。
2014年5月份,菜鸟推出公共电子面单平台,与各家快递公司和商家系统打通匹配,并向全行业开放免费申请接入。京东、亚马逊等企业也开始使用自己的电子面单。电子面单的行业使用率迅速从不足5%提升至目前的约80%。
在同等发货量情况下,使用电子面单可以使操作人员减少30%,同时打印速度提升4倍至6倍,还不容易出错,从源头上提升了商家的发货速度。目前,各平台从消费者下单到商家完成拣货打包,短的只要一两分钟,长的也不过1小时左右。
基于电子面单,人工智能加持的和分智能路由分拣系统拣机也开始在各个分拨中心上岗,由机器取代分拣员自动分派各个快递件该送往哪里。以申通小黄人为例,在1秒内就能读取目的地信息,迅速分析生成最优路线,“不撞车、不打架,一秒能跑3米”,精准率达99.9%以上,可减少70%的分拣人力,也降低了包裹破损率。
除了自动化的流水线,机器人也进入了各家快递企业的仓库,从消费者下单到出库的整个过程,AGV机器人、智能缓存机器人、360度运行的拣选机器人、带有真空吸盘的播种机器人流水作业,堪称机器人总动员,处理一个包裹最快只需要3分钟。
“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让我们头疼的问题,而就在今年的6·18当天,京东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黑科技——京东配送机器人。这批无人送货车最多同时配备30个取货箱,最快步伐达每小时15千米。车辆中途能够自主停靠配送点,能自动规避障碍并识别红绿灯信号。配送机器人的出现无疑减轻了人们很大一部分的压力。
当今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势头上,每年的订单量都在持续增长,这对于我们的物流系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庞大的订单量,才促使我们不断地更新技术,提高我们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