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信用卡欠款上门催收_信用卡打电话催还款

信用卡欠款上门催收_信用卡打电话催还款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这‘被催债’的滋味真不好受啊!”近日,市民刘女士频繁接到多家银行及催款机构的催债电话,这让从未办过信用卡的她感到非常纳闷。一番调查发现,刘女士所用手机号被一陈姓男子在办理多张银行卡时填写为紧急联系人,而该号码被原机主弃用后又重新上市二次销售。由于该陈姓男子多张信用卡欠款未还,联系不上卡主的银行债主们便把“火力”全都瞄向了刘女士。

一天接到4个催债电话

“陈××,由于你的信用卡6226******6766已严重逾期,我部通过多种方式均无法与你取得联系,现我行已将你的案件正式移交到深圳法务部,请于48小时内归还所欠款。”2015年年底,刘女士莫名收到这么一条信息,起初她以为是诈骗信息便没有理睬,可随后发生的事情,让她发现这远不是诈骗信息这么简单。

从2015年10月份开始,刘女士开始频繁接到陌生号码来电,对方上来就问她是不是乔某某,并让她立即联系上陈某某并通知其偿还信用卡债务。刘女士在电话里与来电者讲明自己并非乔某某,也不认识陈某某,但电话并未因此中断。

“有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等三四家银行轮番给我打电话,本地号码打完外地号码打,还有催款公司的也联系我。”刘女士说,随着年底临近,这种电话也越来越频繁,最多的时候她一天接到4通催款电话。刘女士说,自己从未办理过信用卡,也没有与银行有债务关系,这些催款电话为何会无缘无故缠上自己呢?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这个手机号是2013年在营业厅用身份证办理的,使用两年多来一直没有问题,直到最近才频繁接到催债电话,难道是手机号的问题?

原机主竟为紧急联系人

1月4日上午,记者按照刘女士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了其中几家催款单位。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银行委托的法务单位,负责联系欠款人及时还款。由于联系不上信用卡持卡人本人,他们只得联系当初信用卡申请时填写的紧急联系人乔某某电话。

记者随后联系了另一家催款银行的客服电话,查询发现刘女士的号码也是该行一信用卡持卡人的紧急联系人。刘女士说,起初她以为是欠款人陈某把紧急联系电话错填成她的了,但随后她发现,其他多家银行的催款人员也都会联系她,而且也都把该号码认定为乔某某的。

针对此事,记者咨询了刘女士手机号码的运营商,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可能是该手机号此前曾被使用,后来被原机主办理了停机,为了避免号码资源浪费,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冷冻期后,该手机号又重新上市出售,从而造成了原机主的相关联络人或业务可能会联系到刘女士。对此,客服人员表示,刘女士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屏蔽。

银行标注难绝骚扰电话

“被动屏蔽也不是个办法,因为来电话的并非都是银行的客服电话,况且我自己也有相关银行业务,不能因为要躲避骚扰就把正常业务也耽误了。”刘女士说。

1月4日下午,记者咨询了几家银行信用卡机构得知,紧急联系人与贷款担保人不同,紧急联系人并不承担持卡人的直接还款义务。“只是在信用卡持卡人手机丢失、换号,银行通知不到持卡人本身时,或恶意透支情况下,才会联系到紧急联系人。”

信用卡客服人员表示,而更改信用卡紧急联系人需要持卡人本人申请,其他人员无权要求更改。不过客服人员表示,刘女士的情况他们已经在系统中备注,提醒其他工作人员不要再联系该号码。

不过就在1月4日下午,刘女士又接到催款公司电话。“银行的电话还好辨别,其他催收公司的电话五花八门什么地方的都有,现在我不光是要应对他们的频繁骚扰,还得时刻提高警惕,防止被骗。”刘女士说。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审慎实施催收外包行为。对因催收外包管理不力,造成催收外包机构损害欠款人或其他相关人合法权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相应的外包风险管理责任。

记者 景毅

相关阅读

  • 信用卡欠款上门催收_信用卡打电话催还款

  • 百色金融新闻网经济新闻
  • “这‘被催债’的滋味真不好受啊!”近日,市民刘女士频繁接到多家银行及催款机构的催债电话,这让从未办过信用卡的她感到非常纳闷。一番调查发现,刘女士所用手机号被一陈姓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