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以太坊:四个阶段的迭代规划与大事记-以太坊浏览器

以太坊:四个阶段的迭代规划与大事记-以太坊浏览器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由俄罗斯天才少年维塔利克(Vitalik Buterin)创造的以太坊,从2013年发布白皮书至今,已成为全球智能合约技术领域最重要底层平台。

以太坊的三个重要概念

我们先梳理一下以太坊最重要的三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以太币(Ether)。以太坊系统中的代币,简称ETH。

以太币是以太坊内部的主要燃料,为在这个体系上运行各种数字资产交易提供主要的流动性,同时也是用于智能合约费用的的支付。它是以太坊内置的区块链资产,用来支付智能合约运行。

这个概念理解相对简单,我们之前讲过Hash Cash和工作量证明——为了不让网络被垃圾邮件充斥,因此要求发送邮件的计算机要进行一些工作量计算。这样对于发送大量垃圾邮件的计算机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同样的道理,在以太坊网络上要进行智能合约的建立和运行,也需要一个小小的门槛,这个门槛对于认真想做开发的人员来说成本比较低,但是对于大量运行垃圾项目的发起者或者对于攻击者来说就是比较大的负担。不过以太坊的这个门槛不是工作量,而是燃料“Gas”,Gas用以太币来兑换。

以太坊:四个阶段的迭代规划与大事记

第二个概念就是以太坊虚拟机(EVM)。

在一个编程系统之上,通常会有一些编译和执行的虚拟机来去做支撑。JAVA有JVM,那么在以太坊里,也会有以太坊的虚拟机,可以执行任意复杂的算法代码。开发者可以使用现有的JavaScript 或Python以及其他友好的编程语言,在以太坊上创造出自己想要的应用。

第三个概念是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

智能合约的理念并不新鲜,最早是由密码学家尼克·萨博(Nick Szabo)在1995年时候提出的,几乎与互联网同时出现,指的是由计算机程序定义并自动执行的承诺协议。

虽然说它的理念提出已经由来已久,但直到以太坊的出现,智能合约才被广泛应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之前缺乏能够一个友好的、可编程的基础系统。

以太坊:四个阶段的迭代规划与大事记

以太坊=区块链+智能合约

比特币智能合约协议虽然有不少创新,但仍有很多不足,最典型的是它不是“图灵完备(Turing Complete)。

一切可计算的问题都能计算,这样的编程语言就是图灵完备的。但由于比特币区块链非图灵完备,因此不能支持所有主流的计算,无法为账户的取款额度提供精细控制,导致其区块链系统的扩展性比较差。

而以太坊建立了可编程的、图灵完备的区块链,可以通过编写的程序实现各类数字资产的生产,也可以对以太坊上流通的区块链资产进行精确控制,如设定为待支付、被锁定、有额度限制或是加入黑/白名单。同时,我们也可以实现更多的非区块链资产功能,比如我可以用以太坊建立智能合约,应用在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中。

以太坊是建立在区块链和区块链资产的概念上的一种开放平台,允许任何人建立和运行弱中心化的应用。说的再简单点,以太坊技术就是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

以太坊:四个阶段的迭代规划与大事记

以太坊版本迭代与大事记

在创立之初,以太坊就规划了详尽的发展路径和迭代版本。

以太坊一共规划了四个迭代版本,分别是前沿(Frontire)、家园(homestead)、大都会(Metropolis)、宁静(Serenity)。

我们细数一下以太坊的大事记:

2013年末,创始人Vitalik发布了最初版的白皮书,启动了以太坊Ethereum项目。

2014年7月,以太坊进行第一批以太币的预售。这是早期ICO中非常轰动的一个案例。不过那时候还没有ICO这个词,业内人士称这种代币发行叫“币众筹”。通过为期42天的预售,以太坊团队预售了6000万个以太币,募集到了3万多个比特币,按当时币价计算折合yue1600万美元。

2014年10月,以太坊将区块的出块时间从60秒缩减到了12秒,目前是基本稳定在15秒。

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的第一个版本“前沿”发布,这也是以太坊的最初版本,只有命令行界面,没有图形界面,主要适用于开发者。

2016年3月14日的圆周率节,以太坊发布了第二个家园版本。家园较前沿并没有突出变化,只在易用性、安全性上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同时有了图形界面,开发者和普通用户体验都有了较大改善。

而第三个版本“大都会”则分为两个子版本,分别被命名为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二者的切换需要进行“硬分叉”。

以太坊:四个阶段的迭代规划与大事记

2016年10月,以太坊进行拜占庭版本的硬分叉,对五项以太坊协议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更快速、更安全的交易,使得智能合约适合在商业教育中使用。开发团队提高了挖矿的难度,挖矿奖励由原先的3个以太坊,降低到了2个, 并且为以太坊的PoS(权益证明)奠定了基础。

目前,以太坊团队正在着手进行君士坦丁堡版本的硬分叉。

当大都会阶段全部完成之后,以太坊团队将正式发布一个为非技术用户设计的,功能相对完善的用户浏览器(mist)。这个浏览器非常简单易用,只要会使用IE就会用mist。

在以太坊平台上,第三方开发者为普通用户开发的弱中心化应用越来越多,以太坊不仅是一个开发平台,还逐渐成为一个应用市场,开发者和用户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后的宁静阶段还没有确定发布时间。在前三个阶段,以太坊的共识机制采用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在第四阶段会切换到以PoS为主的混合共识机制。

因为PoW机制将电力转化为热量、以太币和网络稳定性,但若非必要,以太坊不想因为挖矿而排放过多热量,所以需要修改算法,将共识机制加入权益证明(PoS),快速提高网络有效性,防止挖矿中心化。

以太坊:四个阶段的迭代规划与大事记

维塔利克

在以太坊区块链上,你可以编写资产的代码,创建新的区块链资产,同时,你也可以通过编写智能合约的代码,来创造非区块链资产的功能,比如投票、对赌、条件合同甚至自己的代币等等——是不是感觉很有意思呢?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