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36计在保时捷和大众8年争夺战中用了几招-买卖基金就这几招

36计在保时捷和大众8年争夺战中用了几招-买卖基金就这几招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最新资讯《36计在保时捷和大众8年争夺战中用了几招-买卖基金就这几招》主要内容是买卖基金就这几招,看到标题,很多小伙伴们肯定以为是讲的抗日战争。其实并不是,但是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一点都不比真正的战争,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看到标题,很多小伙伴们肯定以为是讲的抗日战争。其实并不是,但是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一点都不比真正的战争低。无数人的身价性命被毁于一旦。在资本市场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有时比真枪大炮的战争还要残酷,数之不尽的人尸骨无存。

今天要讲的就是历时长达八年的保时捷-大众收购案。大众收购保时捷这件事情已经是5年前的旧闻了,但是笔者最近在搜索相关新闻的时候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当年大众收购保时捷,是大众的胜利。但是胜利的真的是大众集团吗?

这就要从2004年说起了。

2004年,保时捷家族开始暗地里收购大众集团的股份。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年下手呢?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经营不善,生产成本过高,大众已经开始变卖股份,走在了破产的边缘。

二是因为在这一年,欧盟法院正式对《大众法》提起诉讼。

原因一大家应该都好理解,那么原因二中的《大众法》是什么鬼呢?

简单来说,《大众法》是在1960年,大众集团从国有改为私有制时,德国政府为了保护大众集团在财政紧张时不被外国收购而专门设立的一部法律。

正常情况下,根据德国公司法规定,只要对一家公司持股达到75%,就算取得了控制权。但凡事都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大众法》。

作为一个战时被征用过的公司,大众的股权结构里有一部分的国有股份。这官股的比例倒是也不大,20.1%。按理说这不影响保时捷一路买到75%把大众吃下来啊?这就是《大众法》阴险的地方了:该法规定,持有大众公司股份在20%以下时,按实际持股比例计算投票权;持股比例超过20%时,投票权限定为20%。这一算就知道了,就算你把市面上流通的79.9%的大众股票全部买下,说话的权力也就是20%。很惭愧,比德国政府要少微小的0.1%。

到了2005年9月25日,大众就把保时捷请到大众董事会了——聘礼42亿,保时捷买了20%的大众股权。

然而这桩买卖,获得了几百个对冲基金的一致不通过,大家纷纷表示要做空大众。为啥?有人大幅买入股票,应该涨才对?

许多人买股票的原因,本来就不是要说看好公司前景,没有任何这个意思。买,只是相信其他人会用更高的价格继续买。可问题来了:尘埃落定之后,这炒上天的股票还能值这个价吗?

第一回合:暗度陈仓

对冲基金们也是这么想的。到了2007年,保时捷已经累计持有了30%的大众股份,同时也把股价不断推高。2008年,大众股价已经被炒上去了三倍。双方都把牌摊下来打:保时捷自归自扫货,基金们自归自卖空,不亦乐乎。反正不信你保时捷能永远买下去。

基金们为什么这么高枕无忧?这要分两个阶段来说。2007年之前,基金经理们肆无忌惮地做空,是因为他们知道大众公司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保时捷从法律上讲是不可能买下大众的,早晚要把吃进去的股票吐出来。

有的读者可能不明白,要约收购不成功,就一定要把已经买进的股票吐出来吗?就拿着百分之六七十的股份作第二大股东也可以嘛。基金公司为什么会赌保时捷一定会卖?其实对于大公司来说现金流很重要,收购不成功的话这么一大笔钱被占用是不划算的,而且很多钱是融资来的收购不成功就需要卖掉股票还债。

这就意味着,《大众法》一天不废,保时捷家族不管收购了多少大众的股份,也是白搭。相反的,大众集团所在的下萨克森州作为政府代表,则拥有对大众集团真正的控制权。这也是为何德国政府一直保护《大众法》的原因所在。欧盟对《大众法》提起诉讼,一旦欧盟胜诉,《大众法》将面临被废除。

但是2007年之后,这个障碍没有了,因为保时捷的律师团队实在是屌得很呐(后面我们还要派上他们的大用场)。这一年,保时捷状告《大众法》违反欧洲《反垄断法》胜诉,把这个奇奇怪怪的相当于德国版的毒丸计划给废了。这么一来,国有资产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流失啦。

第二回合:釜底抽薪

然而基金经理们不为所动,空得更起劲了。为什么?因为德国还有另一部法:《证交法》。该法规定,买入上市公司股票超过30%之后,如再增持就需要公告。炒A股的都知道,我们把这个叫做举牌。空头们的逻辑很简单呐,保时捷当时的持股刚超过30%红线,技术上不可能一夜之间就买下75%的流通股(当然后来的效果真的是这样),所以大家可以相机而动,见势不妙就回补,小船好掉头嘛。

果然,当保时捷最后一次公布仓位为42.6%之后,这一数字就不再更新了。

对冲基金们判断,收购必然已经失败了。做空者们弹冠相庆,到了10月,市场上放出的融券居然占到大众流通股的13%!也就是说,基金经理们已经借了上百亿欧元的股票卖出,指望保时捷功亏一篑,抛盘涌出时进场捡货,大赚一笔。

那保时捷难道是傻?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它有什么金蝉脱壳的办法。不管了,音乐继续,大家使劲空。我想,这些基金在几个月后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把他们的法律顾问全部炒掉,如果他们那时候还没有倒闭的话。

话分两头,在保时捷的总部,大家正在做两件事。

一,公司和各位银行老总们打好招呼,最近可能要借上百亿欧元“周转一下”;

二,一群年轻的法律民工们正埋头在成千上万页枯燥的文件和法条之中,寻找克敌制胜的究极武器。

第三回合:瞒天过海

10月26日,那是一个周末。保时捷一反无可奉告的常态,悍然宣布:持有大众股权累计已达74.1%,将对其要约收购。

对冲基金经理们一下子懵逼了。出于交易员的本能,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的职业生涯到此结束了,因为他们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去掉德国政府铁打不动的20.1%干股,市场上还剩余的流通股为5.8%。而之前说到,这时各位做空者需要回补的仓位是13%。也就是说,交割之日,他们是拿不出这么多股票的。那也就是说,无论股价升到多高,他们也必须买入,不然就无法平仓。

无法平仓的后果非常严重,必须以交割日的价格赔。比如说对冲基金一开始以200的价格做空,期望跌到150以后买入平仓,赚取50的差价。现在发现不可能跌的,还要持续上涨,那么,这时候越早买入,价格越低,亏损越少。比如现在是250亏50,等一个小时以后涨到300就亏100了。而现在流通的股票只有5.8%,缺口有13%。即是说,即便5.8%全被抢光也填不了缺口,仍有7.2%的需求。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价格仍会继续上升,这样一来,到交割日时的价格难以估量,可能非常高,假设到了1000,也有可能更高。那么做空又没法平仓的人,就必须以1000的价格进行赔偿,亏损800。,怎么判看法院。

周一开盘后,做空者们破门入场,争夺仅剩的5.8%流通股,避免被轧空而无券可补的命运。保时捷则坐看手中持有的股份瞬间浮盈400%,一个几百亿的公司居然帐上躺着价值两千亿的权益。大众则不明不白地做了几个小时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

可是,等一等,不是说好了持股超过30%以后再增持要公告吗?难道我们融的是假券?

原来保时捷的律师们钻了一个空子,最终把那么多投机倒把一辈子的人精们玩得团团转。法学院的考试,重要的题一定考的是常规中的例外。德国的市场上就有这么一个例外,结果被律师们给翻出来了:如果一方以现金买入上市公司股份的期权,不论对应持有多少股份,都可以自行选择公布持仓的时间,不受《证交法》举牌要求的限制。

所以,事情很简单了。保时捷在持有现货股份达42.6%时,虚晃一枪,偷偷地开始用现金买入看涨期权。当然了,肯定是选择了不公布。就在外界觉得保时捷停止了收购企图的同时,保时捷已经拿下了另外三成股份的买权,只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行权,收一波老韭菜。

当然你也会奇怪,为什么空头们的律师想不到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任何一个法动辄成千上万个条款,像这个所谓的“漏洞”,也就是在这种极端轧空的情况下大家才能看出杀伤力来,历史上就没有人偷偷买过75%的股权,所以这条规定从来没有用过。

可到了法庭里就很硬气啦:一看,白纸黑字是这么写的。之后五六年里,对冲基金们告遍世界各地的法庭,要求主持公道,目前从谷歌新闻来看是全部败诉了。不合情不合理都不重要,合法就可以了。

最后本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原则,德国官方出面,让保时捷卖一点股份出来,给声泪俱下的经理们平仓。这场吊打大戏才算告一段落。

保时捷家族玩的这一手,非常漂亮的瞒过了德国政府。在2009年初,保时捷控股成功拿到了50.76%的大众股份。

但是,保时捷玩瞒天过海可不是一个人玩的起来的,所以当时相当多的对冲基金都参与到了做空大众的投机当中。这其中涉及到非常复杂的金融操作。总之,保时捷玩了一出瞒天过海,自己赚了近70亿欧,淹死了一帮“队友”。

第四回合:李代桃僵

2008年年末,次贷危机爆发。在之前的股份大战当中,保时捷家族为了拿下更多的股份,借了约90亿欧的贷款。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时捷控股的收益也大幅度下降。银行方面拒绝延期还款,这让保时捷家族压力倍增。

最终,银行方面同意借给保时捷控股100亿欧的高息贷款(就是高利贷),用于支付原本的90亿欧的低息贷款。(所以,最黑的还是银行)即使是这样,保时捷控股仍然有20多亿欧的资金缺口。

像德国政府借?不好意思,你们之前抢大众控股权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此时,之前一直被动挨打的大众集团,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反击了。毕竟大众家大业大,靠着抵押厂房设备都能从银行拿到一大笔贷款。

摆在大众面前有两条“复仇之路”:

一、回购保时捷家族手中的大众股份;

二、收购保时捷汽车。

大众虽然能靠抵押贷款得到一笔庞大的资金,但是要用这些资金回购大众股份,那就是杯水车薪了。何况保时捷控股手里还有不少期权,将来随时都能重新发起收购。那么就只能选择收购保时捷汽车,毕竟保时捷控股旗下,保时捷汽车最赚钱的公司,也是其核心业务。

于是,大众集团对保时捷汽车发起了收购。当然,大众想一口气吃下保时捷汽车也有点难。所以,2009年8月,大众汽车与保时捷控股达成一揽子复杂合资协议,大众集团先用39亿欧元价格购得保时捷汽车的49.9%股权,然后再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1月14日之间,或者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之间,买下保时捷控股手里剩下的50.1%股权。

至此,保时捷汽车成为了大众集团旗下的一员,是不是看起来,大众集团就这样逆袭了呢?注意,正如我开头所说,保时捷控股手里还有50.76%的大众股份,所以,大众、保时捷控股(SE)、保时捷汽车(AG)的关系是这样的:

这场交易说白了就是:保时捷控股把亏损的保时捷汽车,卖给了自己控股的大众集团。

那么保时捷控股是最终的赢家吗?

从理论上看,是这样;但从实际上看,也不是,毕竟核心业务还是给了大众集团。

这场长达8年的收购大战当中,真正的赢家是谁呢?

其实赢家是在我们眼中争得你死我活的保时捷和皮耶希家族。作为姻亲,保时捷控股的股份除了市面上流通的,剩余的部分基本就是两家六四开的。资本豪门大家族的内斗,最大的失败者是千千万万的对冲基金的从业人员,还有因大家族操作而在股市亏的一塌糊涂的普通股民们。豪门的神仙打架,普通人看看热闹就好了,不要靠的太近,否则战斗的余波就会让弱者们尸骨无存。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