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2575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比降准更“有力”-央行降准降息

2575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比降准更“有力”-央行降准降息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最新资讯《2575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比降准更“有力”-央行降准降息》主要内容是央行降准降息,1月23日,今年的“特麻辣粉”首次落地。央行发布公告称,将开展2019年一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2575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比降准更“有力”


1月23日,今年的“特麻辣粉”首次落地。央行发布公告称,将开展2019年一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

操作对象: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金额2575亿元操作期限:一年,到期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续做两次,实际使用期限可达到三年。操作利率:3.15%,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来源:整理自-央行原文)


央行开展“定向降息”!

央行这次再来大动作,采用TMLF的形式,一次性释放流动性2575亿元,为面临着困境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说白了,就是再打打“鸡血”。

2575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比降准更“有力”


通常来讲,降息有3种表现形式:

1、基准利率全面下调。就是存贷款利率降低,通俗来讲,就是商业银行→企业、居民的借贷利率下调(现在的基准利率还保持在15年10月份的水平)。

2、政策利率全面下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麻辣粉MLF下调,也就是在央行→←商业银行间的债券借贷利率下调。

3、定向下调政策利率

而本次的“特麻辣粉”TMLF操作利率3.15%,相比“麻辣粉”MLF利率优惠15个点,正好算作是上面所讲的第3种降息方式

2575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比降准更“有力”


前日的省部级高层会议刚刚结束,“稳”的政策基调刚刚被抬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又正值春节前夕。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央行开展“定向降息”TMLF,是要做什么,背后有什么深意?

释放“三大”信号!

TMLF作为央行创设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操作金额上,可以进一步增加贷款金额;在期限上长达1-3年,远超MLF中期借贷利率;在利率上也更低低。具有显著的特性!

可以说其结构性、定向性特征更为明显。而作为2016年以来的首次央行层面的价格下调,这次结构性降息向市场释放了多个信号

其一、高层对2019年经济预期仍存忧虑

此次央行的“特麻辣粉”虽然年前已经得到预期,但是谁也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匆忙、这么急。可以说紧随着省部级高层会议就出台了。

2575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比降准更“有力”


而越重视、越急,也就说明情况越不容轻视,刚刚公布的2018年全年经济数据,虽然显示我们的GDP再创新高,全年经济增速在6.6%。但是,在第四季度却并不高,因此实际上2019年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也很正常。

其二、国家不愿意直接落地“全面宽松”

“稳”经济这个大基调,不可动摇。TMLF这个麻辣粉,其实是进一步推进“去杠杆”到“稳杠杆”的体现,也是国家货币政策从部分紧缩开始向全面宽松政策转变的一个体现。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显然不愿意直接落地“全面宽松”。因此,才有了这些可以认定为“麻辣粉”、“特麻辣粉”、逆回购利率等等这些定向、定领域的“定向降息”操作。

也就是说,国家会随着压力的增加而一步步放开货币宽松。这样操作更加灵活,更具可调整性,更容易转向,也更具有下调空间

其三、央行更加倾向于价格型调控引导

什么意思呢?

央行行长易纲前不久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正在从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调控为主转变的过程中”。很显然,正因为我们缺少价格调控引导,才会如此强调这个。

相比2018年仅仅进行市场利率范围内的调整,2019年显然更进一步,过渡到了央行政策利率调整。显然,政策利率调整成为了国家下一步“稳”的重要手段。

还有一个小的信号,我们单独说,不计入上面三个大方面。

我们都知道这个时间点很关键,正好处在节前,在这个时候进行“特麻辣粉”操作,不乏为节前资金面保驾护航的目的

我们春节前的大量资金需求。

而1月全面降准对部分股份制银行来说,所获得的降准资金不足以覆盖2019年1季度需要用降准置换的MLF到期量。


因此,肯定需要通过TMLF、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等弥补资金缺口。而央行进行着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逐步疏通利率传导通道


2019年,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货币政策松紧问题,而是货币下沉的通道是否顺畅的问题。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说到:

“去年以来,央行通过多轮定向降准、MLF等操作已经投放了不少流动性,目前银行间体系的流动性是非常充裕的,所以短端市场利率下降较大,但银行间体系的资金流向广义信贷领域仍不通畅,所以今年货币政策的重点应是疏通这一环节。”


当前金融市场利率与信贷利率未完全通畅,利率传导机制不顺,所以我们需要价格调控引导,用行政性价格指引的方式让银行降低信贷利率

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现在央行从“市场利率机制”到“市场、政策利率机制”的转变,其实是央行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利率逐步“两轨合一轨”的体现。

这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放弃存贷款准备金率,另找利率锚,这显然不太可能;那就只剩下一种方式,让以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与市场利率通过不断调整达到同步。

那本次央行的“定向降息”我们要如何操作?这样的转变又对市场有何影响?投资者要如何?

市场、投资者的反应,应是?


市场没有什么反应!

在投资市场,有这样一个道理,“被预期到的利好不算利好,被预期到的利空不算利空”。也就是说,凡是被预期到的事实,都不会对价格产生额外的影响。此次,央行进行的TMLF操作,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消息了,资本市场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反应。

比如,股市在月初突然宣布的全面降准之时大涨了一波了,是因为全面降准在预期之外,超出了预期。

2575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比降准更“有力”


所以说,超预期的消息、事件,才会对资本市场价格产生冲击。

在没有超预期消息的情况下,不论再怎么有意义的重大事件面前,资本价格都将不会为之所动。

所以,作为投资者最好的做法便是:静待时机。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