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金融新闻 >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工作申请书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工作申请书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

一份来自扶贫一线的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

敬爱的党组织:

我叫刘易通,2017年4月荣幸地成为鹤峰县检察院一员,6月加入驻燕子镇龙坪村精准扶贫工作队。“两学一跟”,学系列讲话、学优良作风、跟共产党奋进,让我渐生入党动机;不忘初心,身边党员安放初心于为人民谋福祉,使我坚定入党信念。因此,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

刘易通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田芳美1993年入党,1994年担任龙坪村党支部书记。她将初心安放在乡亲们衣食住行的改善上,倾注全身力量执着向前,修通入户路35公里,硬化村组公路15公里,修建水池、水窖125口,村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00元增加到11147元。她披荆斩棘,成就了一路绮丽而饱满的风景。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

田芳美

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汪平2015年6月被县委选派任龙坪村“第一书记”。他将初心安放在“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上,2017年12月年满60退休,但“第一书记”仍然坚守。今年5月“拆旧复垦”清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喜得贵子,他想孙宝了就看看微信,直到半个月后“拆旧复垦”基本完成才请假。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

汪平

《一封特殊的“信”》曾在网上若柳絮因风起:“第一您帮钱养蜂,第二您带病专程下乡送药,第三我家差什么您送什么,您是我这46年遇到的最好的干部。”这是周国兴2017年11月26日收拾妻子生前旧物时,发现妻子写给燕子镇龙坪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叶波扬的“信”。这封特殊的“信”没有华丽的辞藻,偶尔还有几个错别字,字也写得歪歪扭扭,却印记出共产党人叶波扬的初心——“群众就是我的亲人”。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

一封特殊的信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

叶波扬

“群众就是我的亲人”。叶波扬资助周国兴等多个贫困家庭累计 5000多元。如何让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如何实现龙坪人持续发展致富?叶波扬、汪平、田芳美他们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形成了油茶、中蜂、茶叶、箬叶等四大支柱产业。

养蜂是个技术活。就在他们动员养蜂大户彭远林负责全村技术指导时,其母亲田玉香这位老党员教育子女的口头禅搞定:“毛儿(彭远林的小名),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好,要听党的话,要听干部的话。”

叶波扬、汪平、田芳美、田玉香……这些身边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月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时时处处践行入党誓词。

“潜移暗化,自然似之。”这就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我也要像他们将初心安放于崇高的境界。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一名航天员。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更是我当时那个9岁小孩心中的“神”。或许就是那时起,“航天”字眼的信息都会从耳朵眼睛进来,压缩存储在脑子里,直到2018年1月《20年备战,您是我心中最亮星辰》在头脑中盘旋思量——邓清明既是时代楷模,更是每一个人的人生楷模。邓清明,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深知自己身上还有许多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如果组织批准了我的申请,我会“两学一做”;如果组织没有批准我的申请,我会“两学一跟”,以邓清明为人生楷模做好共产党员的“备份”,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此致

敬礼

申请人刘易通

2018年6月9日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

文字:刘易通 编辑:赵丹 审核:胡婕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

建党97周年

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来自扶贫一线的申请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