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金融新闻 > 履约保证险新单被叫停 P2P平台调整风险保障方式-履约

履约保证险新单被叫停 P2P平台调整风险保障方式-履约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a href='https://www.caijied.cn/tags/lvyuebaozheng_1267_1.html' target='_blank'>履约保证</a>险新单被叫停 P2P平台调整风险保障方式

随着P2P网贷整改工作的推进,部分P2P平台利用履约保证保险为平台增信的路子也走不通了。借钱不还的老赖“拖垮了”保险公司,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近日,南都记者从业内获悉,上海银保监局对此已开展专项风险排查,约谈相关保险公司,要求立即停止签发高风险网贷机构保证保险新单,稳妥处置存量业务风险。尽管监管多番强调,但宜人贷、陆金服和小赢网金等业内头部平台依然将履约保证险作为吸引出借人的亮点加以宣传。

PART1

监管严控P 2P履约险新单

近日,一则上海P2P履约保证险新单被叫停的消息在互金行业内再次引发关注。南都记者获悉,上海银保监局表示要对辖内险企进行约谈,坚决防控保险业为非法P2P理财背书的风险。实际上,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多次提醒相关风险注意事项,2018年9月初,监管部门还曾对P2P平台履约保证保险业务开展过专项调研。

P2P履约险业务何以成为监管紧盯的“坏孩子”?从表面上看,这种能让出借人“保本保息”的履约险确实能增加对平台的信任度,但实际上,部分平台引入履约保证险更在乎的是保险公司给平台带来的背书效用。一位业内头部平台的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对于平台来说,由保险公司来对出借人的资金进行保障,能给出借人以保障和安全感,在资金端获客上占据一定优势,同时也免去自身兑付责任,而保费则来源于调低的出借利率。

而保险业内人士则指出,对于险企而言,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信用保险是费率相对较高的。对于网贷平台、保险公司和投借两端消费者而言都是一种貌似“双赢”的业务,但监管的一再发力提醒我们,涉及P 2P相关保险业务风险极高。

尽管监管信号多次释放,P 2P平台方面却仍未暂停相关业务的宣传。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宜人贷、陆金服、和信贷和小赢网金等头部平台都依然以引入保险保障机制作为宣传亮点,玖富集团旗下的悟空理财、邦融汇和精融汇等平台的履约险宣传则更加露骨。

南都记者翻阅各家平台的相关信息时发现,部分平台会在显眼的位置标注出借产品有履约险保障,而不具体说履约险的赔付比例和赔付上限。还有一些平台,在出借产品的详情介绍中并未披露具体是哪家保险公司,仅称“引入保险机制”,一定程度上对出借人形成误导。而出借人很可能不仔细关注具体的保险条款,这在主观上也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PART2

平台改用多种保障形式共保

实际上,南都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仍在使用履约险业务的平台也在顺应保险业监管要求进行调整,从纯粹使用履约保险升格为以第三方担保机构为主的多种保障形式同时提供保障。

比如宜人贷方面,中国人保财险不再是其唯一的风险保障提供方,还引入了中保国信融资担保公司和天达信安(北京)非融资性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保障。此前一直与长安责任险合作的和信贷也结束了合作,据和信贷内部工作人员透露,2018年11月29日前的借款项目由长安责任险承保,该时间节点之后的和信贷借款项目,已转由山西正轩财务担保有限公司提供保障。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对网贷平台外部保障机制的建立持保留态度,认为担保机制是在市场教育不充分情况下的过度措施。积木盒子C E O谢群就认为,担保公司的兑付能力比较弱,且担保公司的贷偿率和赔付率有一定限制,而网贷行业风险又偏高,所以在实践中可能不是一条走得通的路。

拍拍贷副总裁申鑫也认为,让投资者接受“不刚兑”的行业趋势,需要一个学习与认识的过程。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是一种过渡方式,而网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也有义务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投资者教育,要让出借人了解网贷收益与风险共存的属性。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周亮

实习生 黄桂煊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