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金融新闻 > 「兴业金工团队」每日资讯20190715-450002

「兴业金工团队」每日资讯20190715-450002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最新资讯《「兴业金工团队」每日资讯20190715-450002》主要内容是450002,截至7月14日晚,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中,除杭可科技以外,其余24家公司已经预告了今年上半年业绩。整体来看,大部分公司业绩向好,21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高达87.5%。,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首批科创板公司半年报:21家预喜

新版公募FOF审核指引出台 存量产品修改合同意见不一

同业资讯

30家保险机构齐聚科创板“打新”

做大做强权益基金 整个基金产业链要一齐发力

把握工具型产品发展历史性机遇 指数基金成提升权益规模突破口

产品资讯

49只基金全部打中 部分基金公司获配市值超5亿

国内首只私募资产配置基金成立

养老目标基金份额稳步扩张43只产品增长7%

行业资讯

首批科创板公司半年报:21家预喜

2019-07-15证券时报网

备受关注的首批科创板公司2019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已出炉。截至7月14日晚,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中,除杭可科技以外,其余24家公司已经预告了今年上半年业绩。整体来看,大部分公司业绩向好,21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高达87.5%。

分类型来看,24家科创板公司中,嘉元科技、瀚川智能、安集科技等7家公司业绩预增,西部超导、虹软科技、天宜上佳等12家公司业绩略增,容百科技续盈,中微公司扭亏,共有21家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喜”;此外,还有3家公司业绩“预忧”,新光光电业绩预减,铂力特、航天宏图续亏。

从半年报业绩预告净利润上限来看,中国通号以22.8亿元排名首位,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22.8亿元,同比增长约6.3%~14.8%,主要原因为公司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业务的业务量持续增加。此外,澜起科技、嘉元科技、天宜上佳、南微医学、华兴源创、容百科技、虹软科技等7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变动上限达1亿元或以上。

净利润增幅方面,嘉元科技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最大增幅达288.99%,暂成首批科创板公司中的“预增王”。此外,瀚川智能、睿创微纳两家公司预计最大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中微公司是唯一一家预计实现“扭亏”的科创板公司。公司预计2019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8.6亿元,同比增长55%~85%;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0万元~3000万元,较2018年同期的亏损1325.16万元,实现由负转正。中微公司表示,扭亏主要原因为2019年上半年下游客户加大了对公司设备的采购,推动收入增长所致,随着营业收入增加,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到提升。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21家业绩向好的科创板公司谈及业绩变动的原因时,大多数公司表示是得益于经营规模扩大。

另外,有两家科创板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会出现亏损。其中,铂力特指出,在相关产品顺利完成交付验收的前提下,公司预计2019年1~6月可实现营业收入为1.08亿元,同比增长40.1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255.8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7.99万元。航天宏图则预计2019年1~6月净利润亏损2255.45万元~2760.45万元,与上年同期5160.2万元亏损额相比,亏损减少。

新版公募FOF审核指引出台 存量产品修改合同意见不一

2019-07-15和讯网

随着最新审核指引的下发,停滞1年有余的公募基金中基金(FOF)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更新后的审核指引增加了货币基金投资比例上限以及可投香港互认基金等内容。之前成立的公募FOF或面临修改合同的问题,业内对此意见出现分化,有基金公司表示积极修改合同,也有部分公司认为香港互认基金数量不多,将以新老划断的方式应对。

存量公募FOF

修改合同意见分化

6月上旬,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向基金公司及托管人下发《基金中基金(FOF)审核指引》更新版,对比2017年的文件,新的审核指引新增了“可投资香港互认基金份额”,“投资于货币基金的比例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5%”等内容。

文件下发后,鹏华基金已按照新的指引上报了鹏华聚合多资产混合型FOF,目前等待批文的FOF也纷纷修改合同条款。不过,业内对存量FOF是否需要修改基金合同意见并不统一。

一家管理FOF产品的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直言,不打算修改存量公募FOF的基金合同。一方面是因为公募FOF持有人多为散户投资者,修改基金合同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流程非常麻烦;另一方面,自2015年香港互认基金开闸以来,获批的香港互认基金合计在20只左右,数量比较有限,并不急于将其纳入投资范围。至于货币基金投资上限的要求,基金在投资运作中会根据指引执行。

一位基金公司资产配置部负责人根据实际运作过程中的体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此前QDII基金被纳入公募FOF投资范围,但公募FOF投资海外基金的不多,原因在于,相比内地公募基金,海外基金估值周期较长,影响投资者体验。再者,海外股票市场不设涨跌停限制,波动较大,普通公募FOF一般都会控制投资海外基金的比例。“允许公募FOF投资香港互认基金,增加了投资范围,对此我们肯定是持欢迎态度。不过,事实上,包括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公募FOF投资海外基金的仍然比较少。”

中融量化精选FOF基金经理哈图表示,近年随着基金工具化程度的提高,以及QDII额度的逐步放开,FOF投资海外资产的选择途径增多,尽管相比而言公募FOF更熟悉国内管理人的投资风格,但是香港互认基金对于FOF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海外资产配置渠道。在产品设计中,将海外资产作为投资策略的重要部分,可以扩大新产品的投资范围,对原有策略的效果影响不大。

不过,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透露,FOF修改基金合同需要监管层备案,不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目前业内在按照新规执行。

公募FOF

未来定位为资产配置工具

同为“基金中的基金”,普通公募FOF与养老目标基金一样,均将公募基金作为底层投资资产。不过,随着养老目标基金密集推出,普通公募FOF如何确定差异化定位,备受业内关注

“无论是养老目标基金还是公募FOF,背后体现的都是基金公司资产配置能力,但相比而言,养老目标基金要实现养老目标,对收益稳定性、净值回撤的要求较高。为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在投资上会有不少限制条件。”上述基金公司资产配置部负责人称。他建议,未来普通公募FOF可以定位为全天候全资产配置工具,在投资周期和风险回撤要求上区别于养老目标基金,将其打造成资产配置的阵地。

哈图认为,相比养老FOF,普通FOF在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的基础上,可以更加灵活多样,突出FOF长期与绝对收益的定位目标,丰富公募基金绝对收益类产品线。或者按照细分类别的货币型FOF、股票型FOF、混合型FOF等、其他型FOF等,都是相较主流养老FOF在产品上的差异化定位。

“养老目标基金有1年至5年不等的锁定期,普通公募FOF则没有锁定期要求,因此,普通公募FOF还是有其优势所在。”一位养老目标基金经理表示,目前他所在公司仍有普通公募FOF在走审批流程,待获批之后还会继续布局这一品种。相反,该公司并不会布局更多的养老目标基金。一方面因为低风险养老目标基金无法与银行理财产品形成差异化定位,在基金品种之中与二级债基也很类似;另一方面,较高风险等级的养老目标基金锁定期太长,市场认可程度较低,目前有计划将较高风险等级的FOF设计为普通FOF。

同业资讯

30家保险机构齐聚科创板“打新”

2019-07-15证券时报网

科创板正在成为保险机构投资新阵地。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7月14日,逾30家保险公司及资管公司参与了科创板“打新”,初步获配金额超13亿元。截至目前,共有18家公司公布了网下初步配售结果。

“我们认为参与科创板网下配售还是比较值得的。”一家保险资管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公司积极参与了不少科创板公司线下报价,并成功打中好几只新股。

记者统计显示,中国人寿、中华联合保险集团、新华保险、国寿资产、平安资产、太平洋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新华资产、中再资产、华泰资产、阳光资产等30多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参与了科创板“打新”。

一家参与科创板“打新”的险资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险资积极参与科创板“打新”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科创板是国内证券市场的新事物,险资应该积极研究和参与;二是这是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按照以前主板和中小板的经验,“打新”一直都是赚钱的,科创板“打新”大概率会延续这个惯性;三是目前险资投入科创板的资金量并不多,在权益配置中的占比非常小,风险可控。

做大做强权益基金 整个基金产业链要一齐发力

2019-07-15证券时报网

十多年来,权益基金规模几乎陷于停滞。如何打破困局,做大权益基金,行业在苦苦寻求良策。提升投顾水平,留住优秀人才,提高投研能力,丰富产品类型,基金产业链上下游一同努力,成为权益类基金强大起来的基础。

“投顾试点”

着力提升投资体验

基金赚钱基民未必赚钱、投资体验差,一直制约着权益类基金规模的增长。日益临近的公募投顾试点成为不少基金公司眼中提升投资体验的“突破口”。

去年11月,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提出,推进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基金组合配置服务,将散户短期交易性资金逐步转化为长期配置性力量。目前投顾试点已进入答辩阶段。

基金一直是重首发的销售模式,普通投资者追涨杀跌,体验不佳。“采取投顾模式将渠道的盈利模式和投资者实际体验挂钩,可以真正实现‘合适的人买合适的基金’,壮大基金规模。”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投顾试点可能改变基金销售模式。

汇添富基金表示,投顾业务是为客户提供综合资产管理方案的必然要求。现在的基金产品数以千计,而投资者的财富管理目标和风险偏好非常的个性化,投资顾问可以解决投资者选择上的难题,将短期交易性资金转化为长期配置性力量,真正发挥专业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汇添富基金认为,基金公司开展投顾业务,可以从更全面的视角看待客户的真实需求、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客户画像,在更长的投资期限中为客户做出资产配置和品种选择。此外,基金公司还可以提供从产品咨询、购买到资产定期检视、组合调整建议等全链条服务,帮助投资者规避和克服因短期市场波动造成的不理性行为,实现资产的中长期保值增值。

“专业投顾一方面可以帮助基金公司更贴合客户需求,为他们提供真正需要的产品;另一方面也使投资者教育有的放矢,帮助客户找到合适的产品和投资方式。”景顺长城副总经理陈文宇说。

华夏基金也表示,国内外的多项研究数据表明,有持续专业投顾服务的用户,其投资收益要明显高于无投顾服务的人群。

持续推动员工持股

凝聚核心投研力量

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曾经表示,基金行业是以人才为核心的轻资产行业,基金公司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资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是行业长远发展最重要的任务。然而,人才流失已是基金行业的固定戏码,2015年公募基金经理注销率达到29.6%,离职率24.4%,一批优秀的投资人才设立私募,分走了公募基金权益产品份额。

实际上,过去几年,事业部制、股权激励、增量规模分配等激励模式在多家基金公司建立起来,目的就是留住和吸引人才。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受益,优秀人才加盟,带来权益规模攀升。

“团队的质量和稳定对于公司乃至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推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大中型基金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比重都有待提高,要继续推动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从机制上留住人才。”汇添富基金认为在人才机制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陈文宇表示,除了股权激励、事业部制之外,提供包容性强、交流顺畅的平台,以公平清晰的企业文化鼓励人才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非常重要。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更好地体现专业人才的价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某种程度上说,事业部制推动了行业的明星化,将优秀的基金经理推向营销,而并未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如何将优秀基金经理从渠道营销中拽回来,集中精力做好投资,是行业应该探讨的问题。

行业各环节“一起上”

落实和提升公募基金作为长期专业投资者的价值,并非基金公司一家之事,还需要整个产业链条“一起上”。

陈文宇表示,公募基金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条都回归到以客户利益为导向,以客户利益为重,打造“投资者-管理人-销售方”利益一致的有机行业生态。基金公司要做的工作,一是提升投资管理能力,树立长期投资理念,持续给投资者创造价值,使长期收益最大化;二是秉持投资者利益优先的销售原则;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合理配置各类资产,减少从众心理和投机行为。基金销售渠道也应摒弃重首发轻持营的习惯,向专业投顾转型,以投资者利益导向优化销售行为。

汇添富基金表示,行业内存在部分基金公司经营理念短期化、过于看重眼前利益的情况,对投资者的收益和体验造成影响。未来基金公司在产品设计、产品发行、投资管理等方面应坚守“客户利益第一”原则,体现长期专业投资者的价值。

基金公司产品布局要从前瞻性、长期性等方向考量,不能为短期利益去追逐热点,或因市场短期波动而动摇,这样产品才具有长期的生命力和投资价值。”汇添富基金强调,在产品发行上,基金公司应从投资角度出发,在市场风险较大时主动采取“延迟发行”、“限购”等措施。

把握工具型产品发展历史性机遇 指数基金成提升权益规模突破口

2019-07-15证券时报网

做大权益类基金规模,基金公司要靠主动和被动“两条腿”走路。然而,优秀基金经理毕竟有限,且管理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张,被动指数基金越来越受到基金公司的重视。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股票加混合基金规模超过1.89万亿,指数基金规模已达到8120.23亿元,占比超过四成。

“被动指数基金可能是一个突破口。”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2018年,指数基金获得井喷式增长,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去年四季度,机构资金借道指数基金抄底,权益类指数基金规模在A股低迷时取得了显著发展,一个季度规模增加了1300多亿。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指数产品费率低,透明度高,流动性好,得到市场广泛接受,表明A股市场投资者正在走向成熟。同时,基金公司也在加紧布局,丰富指数基金产品线,新发指数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细分债券类指数基金,也有MSCI指数基金、央企结构调整指数基金等主题产品,产品线的丰富也有利于基金整体规模的增长。

国泰基金指出,A股市场成熟度不断提升,且越来越呈现价值投资导向,指数化投资成为趋势。被动指数类基金的发展应突出产品运作透明、可预测性强的工具属性,同时吸取海外经验,积极拥抱创新,突出工具类产品的多样性。

作为工具化产品,指数基金费率低廉、投资风格清晰,为基金公司落地资产配置服务打开了空间。

景顺长城副总经理陈文宇表示,指数基金将在工具化投资领域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更专业的服务,基金公司利用资产配置能力为客户制定投资方案,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理财需求。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发展权益类基金关键还是产品创新和差异性。当前整个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定型,指数基金仍处于高增速发展阶段,后发制人不是没有可能。“中小基金公司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走差异化路线。”SmartBeta和跨境指数是基金公司的重要突破方向。SmartBeta投资旨在寻找长期超越基准的回报。专业投资者通过对市场的长期研究,提炼出“红利”、“价值”等有效因子,以量化方法构建策略指数,保持指数投资的透明性,为投资者寻找更“聪明”的超越市场收益的来源。跨境被动投资基金是另一大方向。随着中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跨境投资、全球配置资产将形成不可忽视的潮流。

记者了解到,作为ETF行业龙头,华夏基金在发力传统指数基金的同时,也在加大对SmartBeta投资策略的研究和投入,积极将主动投资优势融入被动投资。华夏基金通过“理财365”、“ETF学院”等形式,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普及被动投资理念。

产品资讯

49只基金全部打中 部分基金公司获配市值超5亿

2019-07-15和讯网

下周,科创板即将正式挂牌交易。截至上周已有14家科创板公司公布了网下配售结果,公募基金打新成绩喜人。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目前约有108家基金管理人(包括具有公募资格的券商资管)参与了科创板网下打新,涉及产品约1540只,合计获配总市值近百亿;有49只公募产品14家公司全部打中,实现“大满贯”。

公募108家公司参与

最高获配超5亿元

已经公布网下配售结果的14家科创板公司包括华兴源创、天准科技、睿创微纳、杭可科技、澜起科技、铂力特、安集科技、乐鑫科技、中微公司、新光光电、福光股份、中国通号、光峰科技和容百科技。中国基金报记者整理了机构投资者获配数据,结合基金公司旗下产品,计算出公募基金获配情况(统计范围为14家已公布网下配售结果中的A类投资者、剔除基金公司管理的养老和社保产品)。

截至7月12日,共有108家公募机构出现在科创板网下投资者初步配售明细当中,这也意味着基金行业几乎是全员出动参与科创板打新;公募基金合计获配总市值达到94.17亿元。

其中,获配市值最高的是富国基金,共动用了旗下54只基金参与科创板打新,获配市值高达5.43亿元。同样总获配市值超过5亿元的还有鹏华和南方两家基金公司,分别获配5.13亿元和5.03亿元市值。

整体来看,获配市值较高的多为大型基金公司,国泰、博时、汇添富、嘉实、东证资管、易方达、交银施罗德、中银、融通、华安、上投摩根等公司获配市值都在2亿元以上。

从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参与科创板新股情况看,南方基金旗下基金获得配售最多,有71只产品打中新股,鹏华、华夏、国泰、富国、嘉实、广发、易方达、中银、华安、汇添富等基金公司旗下也有超过40只基金打新成功。

超过1500只基金打中

49只基金全部“中签”

统计显示,有约1540只公募产品参与科创板打新并获得配售,其中49只基金“打中”全部14只新股。

具体来看,天弘中证500型发起式、泰康弘实3个月定开混合、富兰克林国海弹性市值(450002)混合、大成创新成长(160910)混合、大成策略回报(090007)、泰康新机遇灵活配置、大成精选增值(090004)混合、富兰克林国海焦点驱动等49只基金打中14只新股。

这49只基金中,天弘、泰康资管、诺安、大成等公司旗下产品居多,天弘基金旗下有7只基金全部打中14只新股。

此外,打中13家、12家、11家、10家的公募基金数量分别为153只、170只、204只、188只。

从获配市值来看,有24只产品获配金额超过1000万。

不少公募基金表示,科创板进度比预期更快,现阶段对于科创板打新的策略依然是“逢新必打”。

有基金经理表示,科创板报价非常市场化,根据上市公司基本面定价,还要剔除“报价最高10%”,报价难度很高,要非常透彻研究公司财务数据、上下游情况、核心业务空间,还要和同类公司做对比来定价。“科创板打新难度比较大,不少公司都属于新兴领域,在A股中没有对标公司,更考验基金经理的研究功底。”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首次参与科创板打新受到不少挑战。首先,科创板估值体系与主板存在差异,科创板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利润较少甚至为负,常规的PE估值方法参考作用有限,会更多使用PS估值以及DCF估值方法;其次,科创板企业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内不设涨跌停板,交易各方博弈程度更高。

博时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基金经理曾鹏表示,“科创板的推出,在多维度对基金投研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度上,需要洞悉企业财务数字背后的真实情况,从技术能力、商业模式、产品和渠道能力多方面研究和评估企业潜在价值。广度上,需要广泛接触新概念和新技术,改进传统的投研框架,加大跨行业投研能力建设。速度上,需要积极拥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积极挖掘投资线索、提升投研效率并最终转化为基金的投资回报。”

招商基金投资支持与创新部总监姚飞军介绍,部分科技创新企业在业绩企业估值和市场前景方面相对传统公司有很大差异,招商基金专门成立了创新企业发行证券上市及创新企业定价小组,制定了定价工作要求及流程指引。投研团队已对上报材料的公司进行了详细研究,覆盖上报公司总量的95%,从基本面、交易面、定价结果,以及上市进展、内部研究进展、调研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研究和监控。

国内首只私募资产配置基金成立

2019-07-15和讯网

近日,浙江玉皇山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山南投资)成功备案了“山南云栖私募资产配置基金”,募集规模为1.5亿元。这意味着国内首只私募资产配置基金的诞生。

山南投资总经理胡镢文介绍,该基金主要创新是联动一二级,根据各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并结合久期、流动性等因素进行配置,接下来,将继续在资产端和负债端进行布局。

作为跨资产领域配置的母基金,山南云栖基金首期将主要投资于浙江银杏谷投资旗下的数字新经济领域风险创业投资基金,敦和资产、永安国富资产、浙江柏泰华盈投资、杭州阳泽投资旗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上述子基金主要集中在杭州,充分体现浙江特色:衍生品、绝对收益、宏观和数字经济。胡镢文告诉记者,目前主要选择熟悉的管理人,同时很多子基金管理人的主要合伙人都跟投了山南云栖基金,利益风险深度绑定。

资本对于私募资产配置基金这一新兴产品比较认可。据胡镢文介绍,该基金封闭期7年,最低投资额1000万,未进行任何路演即完成1.5亿元的募集。具体费用上,他透露山南云栖基金母基金加子基金两层的管理费不超过2%,后端业绩提成不超过20%,与市面上一般的私募基金收费相同,投资人未承担额外的费用。

而按照中基协对“新登记的私募管理人须在6个月内备案首只产品”这一规定,同样在今年2月获得首批私募资产配置管理人备案登记的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珠海横琴金晟硕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有望在近期推出私募资产配置基金。

胡镢文告诉记者,该基金主要创新就是联动一二级。“基金存续7年,根据风险收益特征并结合久期、流动性等因素,每年从原本配置在私募证券基金的资金中选择性赎回;然后根据创业基金的投资节奏按季度配置拨款。”在他看来,这个方法可以最大化提高资金使用率,避免了目前大量股权投资类基金未投资金闲置理财收益率不佳,分期打款又怕缴款不及时从而延误项目打款的情况。同时底层资产的投资周期各不相同,能充分利用各类子基金的久期特征。

“我们希望长期有VC基金的梦想,短期还能带来绝对收益型证券基金的年度分红,带给投资人更好的投资体验。长期看这样的运作模式可以推广开来,缓解股权类基金募资难的局面。”胡镢文表示。

而对于后续布局,胡镢文表示将从资产端和负债端进行创新发展。资产端方面,一是与更多不同领域的管理人合作,二是探索更多资配基金投资范围。从负债端来看,他认为目前其投资者多样性尚显不足,主要由超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为主,未来也希望与更多不同类型投资者合作。

养老目标基金份额稳步扩张43只产品增长7%

2019-07-15和讯网

2019年过半,去年起陆续发行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已成立养老目标基金43只,来自28家基金公司,其中目标日期养老基金25只,目标风险养老基金18只。随着更多产品成立,养老目标基金定投机制也在发挥作用,43只养老目标基金份额相比成立之初增长了7.06%,部分养老目标基金份额增长超过了80%。

养老目标基金份额稳步增长

以“轻首发,重定投”策略推进的养老目标基金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答卷。截至6月底,已成立的43只养老目标基金资产规模合计达到156.35亿元,相比成立之初增长了9.22%。从基金份额上看,尽管养老目标基金对每笔认购及申购资金均设置了不同期限的锁定期,但在定投机制之下,份额继续保持稳步增长,43只养老目标基金合计份额153.27亿份,相比成立时的份额增长了7.06%。

部分养老目标基金份额增长势头喜人,去年9、10月份首批成立的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两只基金目前份额分别达到3.93亿份、4.32亿份,相比成立时增长了85.59%和34.29%。嘉实养老2040五年、华夏养老2050五年、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一年等养老目标基金份额增长也都超过了20%。

“养老目标基金普及工作任重道远,很多投资者对养老目标基金还不够熟悉。从基金公司角度讲,推广养老目标基金定投难度不小。但不同公司不同产品之间也会有区别,相比之下,目标风险型养老目标基金推广相对容易,不同目标日期基金面向适应特定的投资者年龄段。”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说。

“设有3~5年封闭期限的养老目标基金首发难度较大,并且养老目标基金在部分银行渠道首发及定投时,需要客户做两道手续,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得做两次宣传。一些基金公司没有太多销售资源既投入首发宣传又投入定投宣传,于是采用发起式基金模式助力养老目标基金首发,将更多精力放在定投推广上。”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谈及目前养老目标基金的发行及定投现状。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目前部分银行渠道销售的养老目标基金还没有开通定投功能,未来银行理财产品也将纳入税延优惠,会进一步加大养老目标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在银行渠道的竞争,基金公司需要推出与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不同的养老目标基金,在差异化定位中寻找优势。

“无论是基金公司直销还是其他代销渠道,基金公司都在积极推进养老目标基金投教工作。但受制于直销渠道用户数有限,目前直销渠道的定投推广效果并不明显。银行渠道更偏向首发,定投方面的成绩也不突出。相比之下,部分大型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在养老目标基金定投推广效果更为显著。”一位基金公司互联网金融部负责人介绍。

继续等待税延政策出台

养老目标基金承担着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重任,相关税延政策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之前,有消息称,人社部和财政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政策文件进展顺利,拟考虑采取账户制,建立统一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都可以成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产品。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近期,监管层召开工作会议,探讨以账户制为基础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有基金公司人士建议加大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政策力度。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阶段,6%或每月1000元的抵税额仍有提升空间,建议取消6%的限制。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将养老目标基金之外的基金产品纳入税延范畴,但是考虑到同时进入税延的商业保险产品也仅有养老保险,其他商业保险尚未纳入,因此,非养老目标的普通基金纳入税延也还需探讨。

“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商业养老保险将同台竞技,公募基金产品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养老第三支柱体系内形成竞争优势。”一位养老目标基金经理说。

「兴业金工团队」每日资讯20190715

相关阅读

  • 「兴业金工团队」每日资讯20190715-450002

  • 百色金融新闻网金融新闻
  • 450002,截至7月14日晚,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中,除杭可科技以外,其余24家公司已经预告了今年上半年业绩。整体来看,大部分公司业绩向好,21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高达87.5%。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