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理财投资 > 存款送礼再现江湖 银行年末揽储大战硝烟四起-定期存款

存款送礼再现江湖 银行年末揽储大战硝烟四起-定期存款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每日商报 见习记者 潘建萍

“喜迎新春抽奖活动今日正式启幕啦,定期存单1年期(含)以上且金额在2万元(含)以上即可参加抽奖,理财5万元(含)以上即可参加抽奖,金额越大次数越多,单个客户至多可以抽4次,中奖率高达100%。”临近年末,银行揽储大战如期开打,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发现,虽然相比往年,力推银行理财产品这一现象消减不少,但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大额存单、存款送礼等揽储招数层出不穷。可见,银行揽储面临不小的压力。专家建议,普通老百姓尽量选择稳健型产品,不要被高收益迷惑双眼。

现象 揽储大战硝烟四起

一年又一年,商业银行在大额存款、结构性存款、智能存款等方面多点出击,年末揽储大战硝烟四起。与往年不大相同,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取代了银行理财的地位,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推荐的重点。同时,送米送油的小恩小惠也依然能“笼络”客户的心。

起购金额下降+利率上浮

大额存单成银行揽储新宠

和往年一样,面临迫近的年终“大考”,为吸引存款,各家银行均选择不同程度地上浮存款利率和大额存单利率

在咨询存款利率时,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介绍道:“我们现在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为2.25%,而3年期大额存单的年利率最高达3.905%。以年利率3.905%的这款大额存单为例,存单起存点为20万元,也就是说存20万元,每月可拿到利息收益650元。”

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3.905%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分别是什么概念?

我们可以拿央行执行的基准利率来做比对。根据央行披露的信息,目前,央行执行基准利率(指“年利率”)为:活期利率0.35%,三个月期利率1.1%,六个月期利率1.3%,一年期利率1.5%,两年期利率2.1%,三年期利率2.75%。换言之,上述2.25%的一年期利率就相当于在央行执行的基准利率上上浮了50%,3.9%的年利率就相当于在央行执行的基准利率上上浮了42%。

上浮42%还不算高,12月初,某股份制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就较基准上浮52%至4.18%,起存金额是20万元。而之前该行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是4.18%,且起存金额为50万元。

除了大额存单,普通存款产品也在上浮。在某国有大行一网点,该行正在力推的存款产品惠存通利率上浮40%,理财经理表示,该存款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看你的资金量,1万起,建议存2年期,如果提前要取,也没关系的;5万元起,建议存3年。”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也一路走高,3年和5年期的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在月前达到峰值,3年和5年期的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别为3.303%、3.314%,均创年内新高。

取代保本理财

结构性存款受热捧

结构性存款是金融机构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其收益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银行保证结构性存款的本金和最低收益,但不保证能实现最高收益。

“银行理财不再‘保本’,还有什么‘保本’的产品呢?”昨天,市民黄女士在某股份行网点咨询得知,结构性存款能够满足其“保本”的需求,连忙刷卡买了5万元。“我买了一款91天的,收益也有4%,不错了。”与往年相比,今年结构性存款在银行揽储大战中可谓实力抢镜。不少银行将结构性存款贴上了保本、收益率较高的标签来吸储。

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往年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少银行的产品宣传单都将结构性存款写在了最醒目位置。在记者咨询时,理财经理也是多次推荐,“结构性存款本质是存款,非常安全,相对于传统定期存款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谈到原因,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认为,自从去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银行便开始逐渐缩减传统保本理财的发行力度。一时之间,结构性存款被冠以“保本理财替代者”的名号,受到广大偏好低风险人群的青睐,继而化身为多家银行的揽储利器。

存款送礼重出江湖

米面油最受大伯大妈欢迎

拉存款不容易,“存款送礼”现象也开始重出江湖。

记者在武林广场附近一家邮政储蓄银行看到,该行大厅堆满了食用油、电饭锅等礼品,理财经理表示,积分换好礼,存1元钱积1分,满1万分就能换一瓶食用油;积满25万分,可以换一个微波炉。该理财经理还热情地拉着记者加起了微信,并称可以根据资金量帮忙配置合适的产品。不过,当记者拍了礼品的照片后,另一位员工却强烈要求删除,警告称“我们有摄像头,不能拍照”。

一家城商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给客户送点礼是“常规动作”,有些大伯大妈就喜欢这些实用的小礼品。毫无疑问,存款送礼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存款,但是另一位城商行高管却表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送礼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原因 银行“冲量”考核要求高

一分也是爱,有多少算多少。每到年末,银行的客户经理们都会找亲戚朋友拉存款。

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流动性相对宽松,加之从6月开始存款偏离度这一监管指标有所放松,年末揽储压力相比往年有所缓解。但临近年末,银行仍有年度存款考核指标的压力。在当前同业业务收缩,同业负债成本高企的形势下,存款仍是负债端的主要竞争产品。

据普益标准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73.12万亿元,同比增速为8.43%,较2015年12月末同比增速高位下降10.75个百分点,存款“搬家”现象突显。

此外,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创新低,存款外流趋势暂未扭转。据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77.43万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下降0.5%和2%,同比增速再破新低,下滑趋势明显。

天天都在拉存款,为什么到年底了还要发疯一样拉存款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银行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资金,在年底这个时间节点来揽储不是太奇怪的事情,银行要“冲量”。莫开伟认为,年终揽储约定俗成,是每家银行每年底重复的工作,也是一个老顽疾,因为要完成任务,没有办法,“要根绝这种现象还得在银行经营考核机制上入手,消除过分畸重存款任务现象,但要做到很不容易。”

支招 尽量选择稳健型产品

五花八门的银行存款产品,让人眼花缭乱。银行理财也是我们日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呢?

董希淼认为,2019年,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所放大,金融市场防范风险的压力犹存;后资管新规时代,理财市场还处于调整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投资理财要以稳为主,手中保留一定的现金或现金类产品,尽量选择稳健型产品,尽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特别是要做好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不被高收益迷惑双眼。“当然,每个人理财需求、目标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做好多元化资产配置。”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认为,核心是风险承受能力。每个人要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流动性的要求,如果风险承受能力不高,流动性要求比较高的话,可以存大额存单之类的挂挡计息产品,如果对流动性要求不高,那么可以考虑一些定期或者长期的理财方式。

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指出,就目前市场行情而言,权益类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投资风险提升;而银行理财能够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且收益稳定性较高,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持有一定数量理财产品,锁定收益。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