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理财保险 > 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美元升值

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美元升值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最新资讯《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美元升值》主要内容是美元升值,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美元的宿命是什么?,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01

1887年6月的一天,小露丝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她还有一个小她1年半的妹妹;不幸的是,在她不到两岁的时候父亲就撒手人寰,做图书馆员的母亲拉扯两姐妹长大成人。


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

露丝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人的文学天分,天资聪颖的她考上当时比较有名气的萨瓦学院,主修英文。

1909年,从萨瓦学院毕业之后,露丝曾受到资助去欧洲留学,这也使得她可以全方位了解欧洲文明,也为其后来的人类学研究打下基础。

1921年,已经33岁的露丝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这也是她第一次正式接触人类文化学。凭借《北美的守护灵观念》一文获得博士学位后,露丝选择留校担任讲师。如果人生剧本这么安排的话,露丝的人类学研究也许会一帆风顺,却缺乏亮点。

1943年,露丝的人生“亮点”机会来了!当时二战正在持续进行中,美国也因“珍珠港事件”全面介入战事。在日本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为制定新的日美外交政策而未雨绸缪,美国急需了解日本本土文化特征,露丝受“美国战争情报局”委派去研究日本国民特性。

由于当时日美正处于交战状态,露丝不可能去日本进行“实地调查”。她只好就某些具体问题与日本侨民、战俘进行持续的沟通,通过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来了解日本文化特征;同时,在美国她大量搜集200年来关于日本的研究资料,希望能够从这些文字中发现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露丝写出让其青史留名的《菊花与刀》。对了,露丝的全名叫做露丝·本尼迪克特。

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中主要指出三点:

其一、日本人注重等级与秩序。在日本人看来,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有自己固定的位置(这有点像中国的宿命论),大家只有“各安其份”才能“各得其所”。这样的话,有能力的人当领导,没能力的人做下属,大家只需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营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

其二、日本人性格的矛盾特征。“菊花”代表日本皇族的力量与社会秩序;“刀”代表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这就使得日本文化具有极度矛盾特征,日本人显得即保守又乐于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其三、日本的耻感文化。日本人遵从一般的忠孝礼仪,表现为极度的自我克制。但是当自己受到羞辱之后,一定会知耻而后勇并有所动作。

02

战后不久,美国很快就感受到日本人“知耻而后勇”的威力。

美国原打算让日本成为自己的“打工仔”,能为自己生产一些中低端产品即可。美国与日本就相当于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地主希望佃户给自己种地,佃户只要饿不死就行。

而佃户(日本)不是这么想的,我现在给你打工的目的是为了以后为自己打工,现在忍辱负重,是为了后来的扬眉吐气。靠着美国的技术与金融扶持,再加上自己本身根基就很牢靠,日本经济开始迅速恢复,不断威胁到美国产业的全球地位。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价值1美元的日本衬衫进入美国市场,冲击美国纺织业;到了60年代,日本的钢铁产品已经涌向美国,可笑的是,日本轧钢技术源于美国,并高于美国,真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70年代,日本家电正式进入美国市场;日本举一国之力发展半导体产业,80年代中期日本半导体全球销售额已经达到2兆日元,占世界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极大地冲击美国半导体公司如英特尔、AMD的对外销售额。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当时的美国卡特彼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制造商之一。就这么一个财大气粗的公司同样被日本“株式会社”以及“小松制作所”挤兑的三年销售额丢失大半。

急得当时的董事长李·摩根向美国政府告状。理由是自己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性能没有任何问题,而日本产品的价格太低,价格太低的根源在于日本相对美元严重低估。当时日本与美元的汇率是240:1,相当于240日元换1美元,摩根认为日元与美元的合理汇率应该是200:1,日元应该马上升值。

可能有读者朋友要问:“日本傻啊,放着日元更值钱不干,非要让日元不值钱”。事实上,一国货币相对其他国家货币选择贬值或升值,要根据当时的现实条件而定。我们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假如一个村子的人连温饱都没有解决,但是他们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果他们还是咬着牙抬高矿产资源价格,那就等着饿死吧!如果这个村庄的日子已经过得很好了,矿产资源在外面又很稀缺,当然要把价格抬高,你不买自有别人买,即使大家暂时都不买,我们三年、五年也饿不着。

日本在那个时候迫切发展本国生产,中低端产品薄利多销,高端产品政府财政大力支持,日元贬值对于发展本国经济帮助巨大。

美国一看这场景,彻底慌了!本来想收你为小弟,没想到你还有一颗当大哥的心。日本的中低端制造发达尚不足惧,高端制造也这么牛,这就动了美国的“根本”了。

当然,美国实业干不过日本也有自身的问题。美国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拉了偏架,站在以色列一边,最终以色列把埃及、叙利亚打得满地找牙,这使得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大为光火,大伙一商量,“谁支持以色列不卖给谁(美国)石油”!很快,原油价格由3美元飙涨至12美元,美国马上面临输入性通胀威胁。

美联储选择加息应对通货膨胀。加息使得美元回流美国,不断回流的美元促使美元指数升值,以美元计价的商品难以具备价格优势。

就好比前期100块钱存到银行的月收益是1块钱,银行突然加息,月收益变成2块钱,自然大家都愿意存钱到银行,随着大笔钱回流银行,这个银行变得财大气粗,他货架上的东西也卖得更贵,但是价格贵之后买的人就少了,别人发现其他银行相同的产品价格更便宜,自然就不买这家银行的产品了。


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


加息使得美国国内厂商生产成本上升,只会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提高,更不利于出口,这种恶性循环使得美国疲于应付。再加上,一场对越战争又让美国4000亿美元打了水漂,连个响声都没有听见。

03

面对此情此景,美国百感交集。啥也别说了,想办法打压出口到美国的日本产品吧!日本的产品不是便宜吗?好啊,加征关税,一直加到你不敢进入美国国门为止。

美国对于日本的关税政策是从中低端制造一直加到高端制造。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专门针对日本出口的美国的纺织业产品征收关税;70-80年代,美国加征关税对象转移至半导体、汽车制造、电脑、电视等高科技产品;1986年,美国动用“301条款”(基本可以理解为:美国企业赚不到钱,就可以动用的条款),对丰田汽车中的雷克萨斯及其他13中高级轿车车型加征100%关税;1989年,美国将“301条款”扩大至NEC、富士通等高科技产业。

日本对于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只能选择一味的忍让,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自己还不能称为拥有真正主权的国家呢?谁让自己的家门口还驻扎着5.2万“虎狼之师”(美国大兵)呢!

为了配合美国的限制进口政策,日本主动缩小出口规模,扩大进口,甚至同意美国在日本倾销半导体产品,并且硬性规定国内半导体销售份额中美国产品必须占20%的份额。

美国一系列动作之后的效果怎么样?

由于美国不可能对日本整个产业进行打压,只可能从钢铁、半导体等产业进行局部打击,从整体上来说并没有改变对日贸易逆差。

整个一系列动作下来,美国相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364亿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1485亿美元,足足上升3倍。当时美国对外债务是1114亿美元,其中日本一家就占一半还多。

当然,美国相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如此之大,并不只是因为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太强,同样在于美元在此期间升值60%,美国企业只能减少出口,扩大进口来应对。


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


04

一顿操作猛如虎,效果却一塌糊涂,一计不成,美国再生一计。

1985年9月21日,时任日本藏相的竹下登与友人相约打高尔夫球,刚刚热身完毕,竹下登就匆忙乘坐泛美航班去了纽约,随行的是日本央行行长。

这时的日本已经成为美国的最大债务国,日元已经开始威胁美国好不容易建立的美元霸权,美国不得不精心设计一场“鸿门宴”等待竹下登。当然,美国也约了一些陪客过去,如英国财长劳森,法国财长贝格伯,前联邦德国财长斯托登伯,地点选择纽约广场饭店。

到了纽约的时候,美国方面代表的举止让竹下登非常不解。美方代表一会儿轻蔑地把谈判文件叠成纸飞机,一会儿近乎哀求竹下登帮忙。

《广场协议》的内容很多,关键点只有一处:美元相对日元等其他国家货币要贬值。


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


大家普遍希望自己国家货币升值,升值不是好事吗?以前1美元能够买到别国1袋粮食,现在能够买到2袋粮食,这不更好吗?美国的回答是,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把积压在国内的东西卖出去,便宜了才好卖,贵了没人买。等到库存能够顺利清除完毕,我再说买东西的事情。所以,美元的当务之急是贬值。

其他国家货币升值就相当于美元贬值,美元贬值之后,其欠下的债务自己也相对减少了。这就相当于1年前有人借你100块钱,1年后还你100块钱,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1年前的100块钱和1年后的100块钱的购买力已经不一样了,1年前100块钱能够买6斤猪肉,1年后你只能买3斤了。

对于美国的软硬兼施,日本与其它国家也没有办法,只有照办。但是,即使是广场协议签订后的4个月内,日元相对美元升值20%,德国马克相对美元升值25%,美国的贸易逆差以及国内赤字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可把美国给气坏了,再次召集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财长开会,这次又有了新要求,要求其他国家协助美国,让美元升值,然后各国降低本国利率。如果换成赤裸裸的说法就是,其他国家能不能让本国的经济变差点,好让我们国家产品能够竞争过你们。日本没有办法,再次屈服于美国霸权。

日本国内利率降低可不是好事,利率降低直接引起资产价格开始飞涨,股市、楼市暴涨。这下子,日本的嚣张气焰起来了,叫嚣着要买下整个世界,很快日本国内资产泡沫飞涨。

1989年美联储开始加息,日本到现在才发现主动权已经不在自己手中,美国等待美元加息这一刻整整等了10年,日本也经历失去的10年。

05

我们浪费那么多时间去分析上世纪70-80年代美日之间贸易关系,意义重大。大家只有了解这一段历史,才能够对于当前中美毛衣占持有理性态度。

最近一段时间,美元指数在突突地往上涨,中国股市也突突地往上涨,搞得股民的小心脏也突突地跳个不停。


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


股民的思考逻辑是: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汇率下跌——中国股市下跌;当前的情况是: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汇率——中国股市上涨。

其实,这种思维逻辑是有问题的。美元指数是美元与欧元(占比57.6%)、日元(13.6%)、英镑(11.9%)、加拿大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的汇率变动程度。现实经济活动中,可以用美元指数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力。

由于人民币汇率是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比率,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所针对的对象不一样,这就是两码事!

当然,也不全是两码事。大家同处一个地球,同在一个大的经济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使没有直接关系,也肯定有间接关系。

美元指数强势,说明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英镑等国货币吸引力更强,大家对于美国经济的未来预期比这几个国家强。换句话说,美国经济没有这几个国家那么差。

至于大家都十分关心的中国股市,本人的思维逻辑是这样的:

人民币汇率“破7”,人民币贷款利率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LPR=“MLF+点”,这说明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都往前迈进重要一步!

最近20年,中国股市不能称为经济的晴雨表,提起股市人们恨得牙痒痒,其根本原因在于利率、汇率的非市场化。未来,中国的利率水平一定会越来越低,而人民币兑一揽子货币的汇率一定是走不断升值之路,毕竟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加大进口力度。

大家一定不要被美元指数的表现所蒙蔽,未来美元指数的走势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的路径,这是美元的宿命!

川建国做总统之前是个商人,商人就更加关心经济利益。建国一直想让实体经济重新回归美国,让美国“铁锈地带”的蓝领工人能够重新穿上工装。所以,建国一直希望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国内的东西出口没那么贵,便宜才好卖。

所以,建国一次次推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谴责对方不降息,反而加息。9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炮轰美联储,称美联储未能像其他国家央行一样实现负利率。

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

东西便宜了,也好卖了,工厂的订单才会增多,工人才能重新回归工作岗位,美国5大湖的铁锈地带才能重新恢复生机。

中国也是这么想的!特别是在当前两个国家闹别扭,中国商品进入美国还需要加钱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适当贬值可以对冲一下。比如说,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是5块钱,如果运到美国需要加钱100%,产品在国内必须卖10元才能保本,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10:1的话,必须卖1美元才能保本,但是如果人民币贬值100%,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20:1的话,只需要卖0.5美元就可以保本。



美元的宿命:未来一定是先贬值,再升值


至于中国股市的未来,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十分相似,当时的美国里根总统在国内实施“里根经济学”,进行节税、降费、减缓货币增速,减轻私企负担,成就美国10年牛市,中国股市有可能出现10年牛市吗?我很期待!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新一代经济学人(leonbaiyunli),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相关阅读

  • 日本文化堕落启示录-盛者为王

  • 百色金融新闻网金融新闻
  • 盛者为王,一、日本的文化原动力分析现在很多国内的年轻人,被日本人的大众文化所吸引。认为日本文化是独立于其他文明,是自带动力,自我演化的自成一体的独立文化,甚至是认为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