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理财保险 > 杨凯生:警惕高杠杆风险国企需加强资本责任意识-杨凯生

杨凯生:警惕高杠杆风险国企需加强资本责任意识-杨凯生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理财保险

最新资讯《杨凯生:警惕高杠杆风险国企需加强资本责任意识-杨凯生》主要内容是杨凯生,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0日电(李鹏飞) 2008年以来,与私营企业杠杆率持续下降相对比,中国国企杠杆率不断上升,由此可能引发的债务风险受到决策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12月10日在第18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发表讲话。,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0日电(李鹏飞) 2008年以来,与私营企业杠杆率持续下降相对比,中国国企杠杆率不断上升,由此可能引发的债务风险受到决策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杨凯生:警惕高杠杆风险国企需加强资本责任意识

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12月10日在第18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发表讲话。中新经纬李鹏飞摄

对此,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12月10日在第18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指出,国有企业需要有持续的资本金的注入机制,加强国有企业的资本管理非常关键,若再不落实,会影响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杨凯生提醒大家关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的一项文件——《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这里面,我认为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需要有持续的资本金的注入机制。”

为何这一提法值得关注?据杨凯生介绍,国有企业杠杆率高企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前,绝大部分企业是国有企业,资金需求均由财政拨款,带来了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弊端。为此,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进行了企业资金拨付和使用的改革。企业基本建设全部银行贷款、技改资金全部银行贷款、流动资金由银行统一管理,这三项统称为当时的“拨改贷”改革。

推出这几项改革的初衷,是想改变企业使用资金的效率观念。但由于企业资本金稳定注入机制的匮乏,运行三十多年后曝露出种种问题:一个是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负债率即杠杆率不断提升;另一个问题是,银行贷款的资本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沉淀在企业收不回来。

在这一背景下,这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加强国有企业的资本管理、强化出资人的资本意识,显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杨凯生指出,现在企业的出资人必须有一种资本责任意识:办了这个企业,就有责任、有义务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不断增加资本,而不仅仅靠贷款,寄希望于完全靠银行贷款来做强做大是不现实的。

事实上对于加强国企资本管理,国务院早有“先声”。10月份国务院曾印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对企业的负债行为,要建立权责明确、制衡有效的决策机制,加强企业自身的财务杠杆约束,合理安排债务融资,有效控制企业的杠杆率,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

杨凯生表示,相信按照这次深改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的精神,按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国务院10月份文件的精神,中国一定能建立一个国有企业资本稳定的、持续的补充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倒逼国有企业的改革,倒逼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出资人去合理调整自己的资本布局。

“(如果)这个措施再不落实,不仅是企业的杠杆率下不来,实际上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将是很难落实的。”杨凯生警示,市场发生风吹草动,高负债的偿本能力要受到挑战,不仅企业自身经营会遇到困境,而且会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新经纬APP)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